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前景 >> 吸药5年,一半操作是错的想要正确使用吸
在上周三的科普直播节目中,我们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大家来找茬环节:
对于这个场景,很多的哮喘、慢阻肺病患者都不陌生,很可能现在就用着同样的吸入制剂,但这位病友的吸入操作正确吗?专家指出“有一半操作错误”,究竟错在哪里?想正确吸入有没有什么诀窍?
主讲嘉宾浙江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雯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详细解答。
你是不是也在犯这些错误?李雯教授介绍,对于患者手上拿的这款(都保)装置而言,首先在打开药粉的时候很有讲究,一定要垂直于地面打开,绝对不能斜着,也不可以横着。每次旋转,药物会掉进底部的梅花凹槽里,梅花凹槽里的药物会再通过底部特殊的“小刮片”进行抹平,如果你斜着或者横着,打开时有倾斜度,药物剂量就会是不够的,会影响每次吸入的固定剂量。
其次,我们能看到患者在吸药的时候,她是低着头吸的,这同样是一个错误的行为。我们在使用吸入药吸入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水平吸入,要与地面平行才可以,这样我们的气道才能最大程度地打开,如果低着头吸,或者昂着头吸,很大一部分药物会附着到咽后壁去,直接影响药物在气道的沉积。
第三个错误,我们能看到她在吸入完毕后开始不自主地咽口水,看似一个不自主的动作,但如果这时你嘴巴没闭牢、鼻孔没捏住,那刚刚吸入的这些药物会随着这个吞口水动作全部对冲到空气当中,药粉就都在空气当中弥漫出来了,能进到肺部的药量会大打折扣。
呼、吸、屏、漱,吸入药“四字诀”环环相扣李雯教授介绍,正确使用吸入药,首要一步就是要学会“呼气”,每次使用吸入药前,我们都需要进行一个呼吸的准备,只有把残气都呼出来了,肺排出了更多空间,才能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吸入动作。可以在平静地呼吸几次后,深呼一口气,然后咬(包)牢吸嘴,开始吸入。这对于年纪比较大、肺功能比较差的患者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充分的呼气准备,上来就吸,多半会事倍功半。
第二步就是我们最关键的“吸入”,怎么吸?好些患者会说我也吸了怎么说我不对?还有患者说自己吸不动?吸气的关键是要手口协调,缓慢而有力地去吸,经常跟我们江浙一带的患者讲,就想象你在吸螺蛳,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但深吸气并非每一个患者都能做到,尤其对于使用干粉吸入剂,肺功能、手口协调性比较差的患者,这时就需要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吸入装置,并在原来的装置基础上,做一个小小的改良,加一个储雾罐。
*储雾罐教学视频截图,基本可以适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吸入装置
不要小瞧这个储雾罐,有了它的帮忙,这些肺功能差、手口协调性差,或者气管比较敏感,快速吸气后容易引起咳嗽,没有办法一口气吸到底的患者就可以连续几口慢慢把药吸进去。
吸气之后,紧接着第三步就是“屏气”。为了让吸进来的药物可以充分藉由吸进来的气体带动而进入呼吸道,我们吸气之后要屏气大约5-8秒钟,这时嘴巴要闭牢,鼻孔不能出气,担心不自主地鼻孔出气,刚开始大家可以用手把鼻孔捏起来。
最后一步,也是很多患者容易忽略的一步,就是“漱口”。每次吸药完毕之后,务必在5分钟之内,用清水充分漱口并吐掉,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使用吸入药后声音嘶哑及鹅口疮等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