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优势 >> 分享知否,知否,关于氧气装置使用中的
氧疗做为一种很常见的呼吸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临床在使用氧气装置过程中碰到问题时,你是否留意过?有没有思考过原因及处理对策?本文就临床在使用氧气装置过程中可能经常会碰到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小结,希望能够对临床各位老师有一定指导意义。
问题一: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吸氧患者,特别是在刚更换完氧气装置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却越来越低?
原因:
发生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湿化瓶未拧紧漏气的缘故,同时在临床上湿化瓶许需要每天更换,湿化瓶的漏气率也就会相应的提高许多。
对策:落实漏气检测。
漏气检测方法:
将接好湿化器的氧气吸入器插入中心供气,调节氧气流量为5L/min,然后用手指堵住氧气吸入器的出气口(如下图),如果氧气流量降到4L/min以下则可认为不漏气能够使用;如果氧气流量没变化则表示漏气量过大,需要检查密封圈是否遗失或湿化瓶是否拧紧。
问题二:在每天更换吸氧瓶时,发现吸氧瓶里的"白色芯"爱脱落,直接影响氧气流量
原因:氧气瓶内白色芯是塑料制品且为螺纹接口,时间一长,由于长期与内接口摩擦,导致白色芯的塑料螺纹减少或者消失,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其与吸氧装置内的氧气出口处连接不紧密,随着氧气流出使产生的压力及水泡的震荡,白色芯就很容易掉入湿化瓶中,造成氧气没有经过水的过滤而直接被患者吸入。
对策:
1、在白色芯的螺纹处缠胶带,增加摩擦力,减少白色芯脱落的机会。此种方法临床上使用比较多,但缺乏规范,容易增加感染几率。
2、与厂家联系,申请更换免费的白色芯。
3、可用一次性使用吸引管替代白色芯(如下图)。
问题三:使用中氧气湿化液监测合格率不达标(判断标准:菌落数≤CFU/ml)。
原因:
1、湿化液、湿化瓶未落实每日更换。
2、更换氧气湿化液、湿化瓶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执行手卫生。
3、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未一次性使用,湿化液用完后自行拆开添加湿化液继续使用。
4、氧气湿化瓶科室自行消毒,自然凉干,难以达到消毒要求。
对策:
1、严格落实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化瓶。
2、更换湿化液、湿化瓶时做好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带手套更换,以防污染。
3、一次性氧气湿化装置保证一次性使用,不得自行添加湿化液。
4、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消毒后使用小包装存放。
5、各科护士长、临床质控护士加强督查;院感科增加抽查监测频次。
问题四:在实施氧气雾化治疗时,氧流量调大后很容易冲掉氧气管。
原因:
1、湿化瓶反复消毒,容易出现氧气连接处松脱。
2、使用的一次性雾化器厂家不一样,配套的氧气管接口直径大小不一,与湿化瓶连接口不匹配。
3、缺乏吸氧接口和雾化接口分开专用接口。
对策:
1、科室可以选择采用带三通阀的一次性吸氧装置产品(如图),因同时具备吸氧接口和雾化接口,可有效做到吸氧雾化分开使用,避免雾化时氧气管冲掉情况。
2、选用其他不需要氧气驱动的雾化装置,如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
一些带三通阀的一次性吸氧装置因其一体式设计,无菌密闭,加装精密过滤装置和防逆流装置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吸氧过程中的细菌污染,也无需每日更换,吸氧接口和雾化接口分开专用等,在减少临床工作量的同时也可有效解决本文提到的相关问题。
但也需注意,有些一次性吸氧装置在产品设计上不能全方位避免吸氧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并且在雾化后容易遗忘将三通拧回吸氧接口等隐患问题也需要大家进一步思考与解决。
参考文献:
[1]欧阳倩,陈华丽,黎婉斌,邝静霞,周林丽,何达秋,邓子德.三种吸氧装置在临床使用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10(13):43-47.
[2]张同,李婷,刘春花,汤和庆.氧气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转换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报,,25(18):76-78.
作者单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手术室护理ID:ORNURSES
投稿邮箱:ORNURSES
VIP.QQ.COM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