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任天在实践中去塑造自己的语言

发布时间:2022/12/11 20:51:59   

近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中国学生会(ChinaGSD)开展的泛谈社集校友专访系列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讲师、建筑师任天来分享他从GSD毕业后(March.I.14’)的学术与实践探索及思考。

任天与结课的学生们

任天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讲师

任天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任天,博士阶段师从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师王澍教授,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黎世联邦高工。

曾经在业余建筑、FrancisKéré建筑事务所、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西班牙JoséLuisMateo建筑事务所工作,在开始任天建筑事务所之前,他与合伙人创办了设计聚合建筑事务所,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和国际项目经验。

曾获ArchitectureMasterprize设计奖,法国FAV建筑奖,南京紫金奖等国内外奖项。设计作品曾参加深圳双年展,北京双年展,法国建筑艺术展,也曾发表于ArchDaily,谷德,Dezeen等国内外媒体。

PART.I:职业规划

1.1道路选择

PINUP:

请简单介绍一下,GSD研究生毕业之后是如何选择职业道路的?为什么选择在美工作两年后,回到国内攻读博士学位?

任天:毕业时我想体验与波士顿不同的环境,便从美东到了美西,彼时的西雅图有我非常喜欢的几个建筑事务所,有特殊的西北风格,着手一些精致的小项目,比如OlsonKundig等,遗憾的是它们当时都没有扩充团队的需求。综合考虑后,结果去了完全相反的一家公司,以商业建筑出名的MG2建筑事务所,他们的合伙人基本都是CallisonRTKL班底,现在MZA建筑创始人,著名华人建筑师FAIA张铭,那个时候是MG2的总裁。我主要参与了一些国内商业综合体项目,例如武汉万象城、杭州欧美中心等,有趣的是这个公司还包揽了美国所有Costco项目,虽然我不在那个团队。回顾那两年在一个系统化公司中的经验,其实对我后来自己把控项目还是受益匪浅的,帮助我了解公司人员架构,习惯国内外节奏。但是,在西雅图工作的时候,看着那些资深建筑师,我感觉自己能很清楚地想象40岁、50岁大概的状态,我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回国的广阔天地和不确定性,则对我这个已经出国15年的游子充满吸引力,我知道,待在美国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而中国建筑师中,最喜欢的,还是王澍老师的设计和思想,又是在我的家乡杭州。于是就顺理成章地申请了王澍老师的博士,并开始为回国做打算。同学中想创业的很多朋友也在我前后回了国,所以回国后发现小伙伴们也都在。

任天在西雅图公司的同事们

PINUP:

在中国和在海外的工作状态有何不同?

任天:有相同也有不同吧。首先在国外是在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国内是一边教书一边做事务所,这个工作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别人告诉你每天做什么,一个是我自己主导每天做什么,告诉别人每天做什么。国内项目节奏快,国外因为做的也是国内项目多,所以节奏也快,这个倒是差不多。(笑)相同的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还是尽量去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以前在西雅图工作的时候,每逢周末都出去爬山,在杭州也会经常运动,腾出时间陪家人。

1.2职业规划方法论

PINUP:

转行的前辈们大多选择什么方向?

任天:

各行各业都有,咨询行业,地产行业,在杭州的也有去阿里的。其实我们所受的建筑学教育,训练的不仅是设计技能,更多的是对人的整体思维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当然,不过后来作为老师,看到一些优秀的学生离开这个领域,也还是觉得有些可惜(笑)。不过个人觉得,如果想一直做建筑,那确实需要对建筑这个事有浓厚的兴趣、保持热情,才能坚持,选择建筑这个行业就像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有付出也有回报。刚你们说到,你们在GSD期间选择了休学一年去实践,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去海外求学,最重要的是要去切身体验那个不一样的环境,通过工作和旅行,拓展自己眼界,这些经历才是最有价值的,不过这两年疫情,让出国也变得困难,像你玩笑所说,成了读“函授夜校”(笑),希望这种情况能尽快过去,我们那时候无疑是幸运的。

GSD的办公桌

GeorgeLegendreStudio课程的模型

PINUP:

感到过劳和困惑的时候如何保持热情?

任天:很多学生都会困惑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做设计,这确实很痛苦。可能因为我没有找到别的更令我感兴趣的事情,就少了许多迷茫。我会告诉自己,建筑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好比体育锻炼,自己在时间中一点点进步,套用罗胖的话,做时间的朋友。(笑)

PINUP:

在哈佛(GSD)求学期间,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观点与建议,针对各种声音,如何做出自己的鉴别?

任天:

还是要:Followyourheart,听从你内心的呼唤——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想拥有什么样生活方式?想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等等你自己的期许。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对各种声音要有判断能力。我们没办法说谁的建议比谁好或者不好,因为每个人都是出于好心,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给你建议。例如转行与否,我原来的同学有说编程开心的,也有说不开心的,有说地产好的,也有说不好的,最终还是看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从中国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欧洲,从欧洲到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再到回国读书教书,做工作室,都是听从内心呼唤一路走来的,之后也会继续这样。

回到杭州后参与赛艇运动

1.3实践感悟

PINUP:

实践中如何去争取设计前后阶段的话语权,并对全流程质量进行把控?

任天:首先还是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建筑师是个成长期很长的职业,每个项目都是新的挑战,当慢慢在某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时,整体的话语权也会相对多些。其次要尽量通过自己的专业帮助甲方或业主去实现他们对空间的想象与需求。还有就是要找到与你有共同目标和追求的合作团队,比如结构和机电专业团队,他们对建筑方案的理解和支持,也对业主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影响。

落成项目:江苏牛马塘村议事大厅

建成项目:溧阳乡村驿站

仙居乡村改造

PINUP:

建筑并非单打独斗,您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

任天:

黄老师、何老师我们早先在GSD就是好友,黄老师也在美院教书,当时刚好有个项目,就开始一起做了。不过因为大家想做的还是不太一样,去年我们暂停了设计聚合的工作,而开始独立运行。前年团队规模已有二十人来人,要维持这么一个团队,就必须接一些不愿意的项目,项目多了被分摊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增多,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大家商量着先独立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相对自由一些,遇到合适项目再合作。我现在的团队虽然不到五人,项目不多,但有更多时间对设计作品思考得更深一些。这回到你们之前的问题,要想获得时间上的平衡,那就需要一些牺牲。

建成项目:溧阳乡村振兴中心

PART.II:学业发展

2.1GSD求学收获

PINUP:

设计实践(design-build)很重要。对于GSD在读的学子而言,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资源去拓展实践阅历?

任天:

学校课题大多还是纸上谈兵,和造出来确实不一样。学生时代哪怕能建造一个小装置,都很有成就感,能得到锻炼。真实的建造需要协调很多人和事,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原材料哪来,如何运输,如何处理,如何组装,什么结构节点……我在GSD的时候在后院搭过一个棚子,那是一个竞赛,为犹太人的节日建造的一个棚子,我和室友一起获得了胜利。经历之后,对此类存在实际建造可能性的竞赛愈发感兴趣,也发展成了我作为建筑师的兴奋点所在,把一个东西造出来,保持热情与动力。关于设计实践,我此前也曾接受过采访。

在法国做的设计实践记忆的山丘

GSDSukkahPavilion

PINUP:

在哈佛(GSD)求学期间,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观点与建议,针对各种声音,如何做出自己的鉴别?

任天:

可能只有看得多了,做得多了才能慢慢锻炼自己,并寻找自己的方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吧,现在我还处在这两者之间。二十多岁感到迷茫很正常,因为面前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还很多,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性和选择性就越来越少了。海外经历这些年,每个地方的城市性格都会或多或少留在身上,一圈下来,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自己最熟悉和舒适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杭州。而求学经历和工作经验所带来的启迪和影响,已经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在做的事情中。我觉得只要坚持走下去,哪怕有目标有点儿模糊,只要大方向对,每一步都不会白走,每一份经历都会有用武之地。

在年秋在杭州天目里开幕时邀请做的艺术装置:时有微凉不是风

2.2课程推荐

PINUP:

能分享在GSD期间,印象最深的一门课程?

任天:

我是March.I.项目,所以在哈佛待了挺久,有机会修了一些设计学院之外的课程。印象深的课程太多了,我说几个比较另类的,但是又对我影响深远的吧。

GSD前任院长AlanAltshuler有一门在KennedySchool的城市和公共关系的政策课程,我那年正好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课。这门课以案例和讨论的方式,讲授了很多公共项目的发生过程,和政府,居民,社区,开发商等之间的相互博弈。在这些案例中,建筑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提供设计方案这么简单,而是参与到整个协调和统筹的过程中,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环。了解这些公共项目背后的政策逻辑和推进机制,对于建筑师来说非常重要。回国后前两年深度参与了杭州石板桥未来社区项目的设计工作,也在无数次的协调会议中,回忆起当时这个课程,学习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项目。

还有MITReinhardGoethert教授的StructuringLow-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