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优势 >> DJI如影SC评测瘦身又减磅单手拍摄稳如
如影S是大疆创新(DJI)第一款相机用手持云台,凭借强劲的性能获得业内、消费者一致好评,可1.84KG重量又让消费者敬而远之。更轻更小的如影SC(Ronin-SC)来了,它重量只有1.1KG,足足轻出一台全幅无反相机,能让消费者叫好又叫座么?
不减肥不是好云台
如影S最大问题是重,仅是手持云台本身就达到了1.84KG,在安装上相机、镜头后重量轻松突破3KG,若是加上跟焦器、监视器等附件,超过4KG不是难事。为了控制如影SC重量,DJI一是降低了云台自身尺寸和负载,体积降低到××75mm,负载降低到2KG,二是通过材料、设计来减重,具体措施有下面几点:
1.如影SC的横滚轴、平移轴、俯仰轴采用镁合金+塑料制成,由U型镁合金包裹塑料支架,兼顾强度与重量,当中快装板夹具仅有锁定装置采用了金属材料,其它为塑料零件;
2.横滚轴不提供独立配平装置,而是利用相机配平,为此快装板加入了限位器;
3快装板固定、横滚轴调节使用同一颗螺丝锁定,其中横滚轴调节装置带有齿轮;
4.快装板使用了38mm宽Arca标准,而不是如影S上的50mm宽曼富图标准;
安装在球形云台上的如影SC快装板和其它附件
5.跟焦电机金属导管直径为12mm,比标准的15mm要小;
跟焦电机与12mm导管
6.镜头支架由塑料制成。
在减重的同时DJI还优化如影SC细节设计,具体如下:
1.横滚轴、平移轴、俯仰轴加入了独立的锁定按键,锁定云台后用户就可以扛着设备到处,在配平时可以先锁定两个轴,再慢慢配平剩下一个轴;
在锁定后,如影SC可以扛着走了
2.附赠了相机热靴、手持云台两用手机夹;
3.删除了电池手柄的电源按键,一键开关;
4.附赠的EPP箱更轻更薄,重新设计了内部空间,如影SC不用还原到初始状态即可塞进箱子中(仍需拆解);
5.升级到蓝牙5.0;6.可通过手机APP升级固件;
如影SC只跟如影S差一个字母,外观相似,可在修改种种细节后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了,体验完全不同。
越轻越易配平
使用手持云台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安装相机、配平云台,简化锁定结构后的如影SC会变得更容易安装配平,还是更难呢?答案是看相机重量。
我们在如影SC上尝试安装了两套相机系统,一套是松下GH5机身+LeicaDGVario-Elmarit12-60mmF2.8-4ASPH.PowerO.I.S.标准变焦镜头,总重为g,另一套是尼康Z6机身+Z14-30mmf/4S超广变焦镜头,含电池、存储卡下总重为g,都在标称负载之下。
安装全部配件后的如影SC
如影SC横滚轴、平移轴、俯仰轴锁紧力度远远低于如影SC,推拉每根轴不用费九牛二虎之力,加上锁定按键帮助,在仅安装GH5、12-60mmF2.8-4镜头时如影SC配平速度比如影S下更快、更容易。假若安装的是Z6机身、Z14-30mmf/4S镜头,配平速度能再快一点,只是相机进行大角度俯仰动作时,EVF眼罩会摩擦到平移轴电机,但影响使用,可见如影SC的空间冗余度不算高。
跟焦器在手持云台上是一个装饰大于实用的附件,可缺少跟焦器会显得不专业,于是DJI索性发售了布两个版本如影SC。如影SC单机版和售价为元,包含:云台主体,电池手柄,手柄延长脚架,手提箱,相机快拆板及垫高模块,手机夹,镜头固定支架,接口保护盖,多功能相机控制线(Multi/Type-C)及转换头(Type-C转MicroUSB),充电线,以及扳手和螺丝等;专业套装额外配备了:跟焦器电机与安装组件,跟焦轮,跟焦齿条,螺丝和RSS一分二线,售价元。
RSS一分二线
有了如影S的积累的,如影SC的相机兼容性算是做得不错了,尼康、佳能、松下无反相机可以通过云台按键、跟焦轮进行开始/停止录像、拍摄照片、电控跟焦、触发自动对焦,索尼无反还能控制变焦。无论是Z6还是GH5都无需使用跟焦电机进行跟焦,但爱活拿到的是专业套装,想试试如影SC的负载极限,可发现重载下配平相当不易。我们在GH5、12-60mmF2.8-4基础上增加了跟焦器电机以及相应附件,此时必须将跟焦器电机反向安装相机左侧(面向屏幕),云台才能配平。跟焦器电机与安装组件、跟焦齿条、RSS一分二线、多功能相机控制线和垫高模块总重只有g,但重心靠前,严重影响云台配平。
若是在GH5热靴上添加森海塞尔XSWirelessDigital接收器的话,接收器会起到配重块的作用,跟焦器电机再无需反向安装了,但相机右侧近乎与平移轴电机贴合在一起。
如影SC有一个新功能叫做智能跟随3.0,利用手机摄像头跟踪目标,控制云台运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手机必须安装相机热靴之上。那如影SC能扛起GH5+12-60mmF2.8-4镜头+智能手机+跟焦电机么?(总重约1.4KG)
手柄上跟焦轮
勉强可以。在安装如此多附件下,跟焦器电机必须安装相机下方,否则无法抵消iPhone6s产生的“巨大”力矩,快装板前后位置极难把握,经常是配平好云台,运行一次自动校准后,相机会向前倾倒,配平失败,又或是刚调好快装板前后位置,左右位置就出错了。即使成功配平成功后,如影SC响应速度、稳定性给明显降低——1.4KG设备重量低于2KG最大负载,但力矩太长了。
限于自身尺寸、负载,如影SC安装APS-C/M43画幅无反镜头+超广变焦,或全幅无反+F4超广变焦镜头时易于配平,增加一台手机影响不大,但不建议安装跟焦电机。
图形化操作三秒钟上手
入门用户是很难弄清楚如影SC是否配平好的,因而DJI在APP”Ronin”加入了自动校准功能。在自动校准功能下,只要将云台倾斜15°+,如影SC就可自动检测是否配平,告知出现问题的地方,易用性明显优于如影S。
需要注意的如影SC在安装相机、镜头后,重量往往超过了2KG,执行自动校准时最好把云台固定在三脚架之上,三脚架等级不应该低于捷信2号脚架级别,否则可能三脚架可能会翻侧。
自动校准中的如影SC,三脚架是曼富图HDV+(铝合金版)
让如影SC更容易使用不止是自动校准,DJI还重新设计用户参数菜单,加入智能跟随3.0以及体感控制两项新功能。
如影SC继承了如影S操作模式,手柄上集成了电源按键、摇杆、配置切换按键(M键)、相机控制按键和模式切换按键,摇杆控制云台运动,模式切换按键双击云台回中、三击进入自拍模式,长按M键进入运动模式,短按M键切换配置(电机)参数。
如影SC可预设3套配置参数,具体在APP电机参数菜单里设置,可控制横滚轴、平移轴、俯仰轴的开关、速度、平滑度、死区等设定的,云台运动模式会跟随参数不同而不同,默认提供了全跟随、平移跟随、FPV、3DRoll以及自定义五项,每种模式都提供电机运动示意图,方便用户理解该模式下如影SC运动状态。相比没有预设参数的如影S,如影SC做到不需学习,上手即用的水平。
新的智能跟随3.0还进一步释放了用户双手——智能跟随3.0是一项利用计算视觉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功能,能让云台自动识别、跟随目标。在使用前先要在相机热靴上安装iPhone(暂未支持Android),然后在APP中开启“智能跟随”功能并锁定目标,这样如影SC就能根据手机镜头捕捉到信息,跟随目标运动,省去用户控制摇杆的麻烦。
在现阶段智能跟随3.0只能识别人物或是类似人物的目标,比如人物照片,而且与相机存在一定视差,个人建议搭配超广镜头时使用,而不是官方建议的标准变焦镜头时使用。
在发布时大师摇轮、DJI大师摇轮时DJI引入了体感控制,现在体感控制下放到如影SC中,使用成本变得低、使用起来更简单——一台iPhone即可。在APP“体感控制”菜单开启体验开关后,手机会代替摇杆作用,遥控云台运动,如果用户能解决无线监控问题,就能用手机远程控制如影SC工作了。如果用户不喜欢体感控制,那可以使用虚拟摇杆功能,它能在手机屏幕上模拟出摇杆功能,同样适应用远程控制。
在新加上述功能上,如影SC保留了如影S上的手电筒模式、全景拍摄、定点延时、轨迹延时、轨迹录像功能,如影S能做到,如影SC一样能做,实现起来更简单。
如影SC使用Z6、Z14-30mmf/4S在不同模式下拍摄的短视频,播放速度为拍摄速度的%至%
如影SC:更轻更易用
相比DJI第一款相机用手持云台如影S,如影SC更小更轻,可单手拿起,双手长时间稳定拍摄,在加入自动校准、智能跟随3.0功能,优化电机参数菜单后,把复杂参数变成可视化图像,谁都能轻松上手,加入元的售价,对全幅无反相机用户不失为一个高性价比产品。要注意的是,如影SC负载虽达到了2KG,但不适合全幅无反转接单反镜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