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市场 >> 浅析安科瑞产品在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摘要:现代的变电站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无线通讯、网络通信及电子脉冲信号处理技术,配合电子闭路监视、控制、测量、保护以及远程通信调度一系列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经济改革的近10年中,商业活动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因此,对于变电站的改造也要与此同步进行,以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综合自动化;自动化。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改造原则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备改造需分为2次:首先,先建立自动化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在线监测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集成的改造可以提高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而且可以实现意义上的变电站无人化操作。其次,继续提高变电站设备的电脑智能化水平,引入PLC技术,实现变电站从多人操作到少人操作、从少人操作到无人电子操作配合规律巡视的平稳过渡:变电站的电脑设备引入先进的WEBServer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使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可通过Internet/lntranet实现远程访问和维护;结合无线通信工程,综合考虑变电站的调度通道等一系列的问题。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改造方案
(1)系统一般采用双机冗余模式,分为站级层和间隔层2层。RTU兼做监控系统控制、测量模块方案该方案是在保留原远动装置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换代以及扩容改造。系统以电脑监控系统为核心,与站级层构成双主机冗余备份系统,间隔层按功能单元划分,综合遥调、遥测、遥信、遥控、通讯于一体。
(2)全监控方案,采用分层布置方式,变电站保护和测控既又相互独立。保护装置工作不受测控和外部通信的影响,确保保护的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分为以下3层。
①变电站层采用间隔层和通信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由远动、就地监控、“五防”主站组成。远动及就地监控均采用双机备用,增加可靠性。该层为变电值班人员、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变电站监视、控制和管理功能。
②间隔层测控单元组、保护单元屏布置于主控室。测控单元采用WorldFlP高速现场总线组网,保护单元采用口接入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③通信层支持全以太网双网结构。双网采用均衡流量管理,地保证了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通信协议采用电力行业标准规约,可方便地实现不同厂家的设备互连。支持不同的规约向不同的调度所或集控站转发不同的信息报文。支持GPS硬件对时网络。
3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1变电站的事故信号的统一改造
当事故信号的问题在常规控制方式的变电站中,运行发生事故时变电站将产生事故报警音响并经过远动设备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出事故信号,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这个事故信号启动事故相应的处理软件(推出事故画面、启动报警音响等)。由此可以看出,事故信号在变电站的自动化操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尤其是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中,因为监控运行调度工作人员在同一时间内需要监控多个变电站的工作运行状态,因而变电站的事故信号也就成为了监控运行调度人员中止手头上的工作进而进入故障处理的重要信号。
以往使用计算机远动设备和保留控制屏幕的无人值守变电站里,通常产生事故信号的方法是在控制回路里加上一个双位置的记忆继电器,这种产生事故信号的办法多年前在使用RTU的无人值守改造工程中经常使用,事故信号的产生方式和控制屏操作KK开关与实际开关的位置不对应相同。而在kv变电站事故信号的生成原理与RTU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产生方法相类似。都是在回路上将操作回路里的KKJ继电器的后结合点与断路器位置信号点进行串联,从而能够形成一个电器单元的事故信号,这样在监控系统中仅仅需要把各电气单元的事故信号输入软件或者进行有序运算就能成为整个变电站的事故信号。
3.2变电站的电力系统统一时钟改
造随着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日渐提高,整个运行系统中的时钟同步问题就开始变得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