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出品公司——米哈游如今的投资路数,真是越发“离谱”了。继脑机接口之后,米哈游的最新投资,目光瞄向了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又称人造太阳)——一家名为能量奇点的公司官宣,由米哈游和蔚来资本共同领投,他们已经完成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是一家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聚焦于高磁场、高参数、标准化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软件系统研发。啊这,热门游戏厂商、话题造车新势力玩家,还与可控核聚变相关……莫非米忽悠这是奔着造高达去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米哈游怎么和可控核聚变扯上关系了?咱先来看能量奇点具体什么来头。这家公司于年6月在上海成立,主要就是研究可商用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及其运行控制软件系统。创始人兼CEO为杨钊,本科毕业于北大物理系(成绩为专业Top5%),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和人工智能交叉方向。谷歌学术显示,其引用次数最高的一篇论文为《随机张量网络的全息对偶性》(Holographicdualityfromrandomtensornetworks),有次。在能量奇点之前,杨钊博士就已回国创业,不过是关于AI与钢琴领域,成立了一家叫做元悦科技的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注销,杨钊投身商业化可控核聚变,看起来是回归了物理老本行。我们知道,核聚变反应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除了相对少量的放射性废物(可在一个世纪内分解),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是非常有潜力的清洁能源。我国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就提及,应积极研发先进核电技术,加强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美国聚变能源路线图,也宣称要在年-年实现聚变发电入网。奔着这样的大目标而去,能量奇点表示,已将多名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高温超导领域的专家收入麾下,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几天前,能量奇点还放出首波招聘:包括等离子体物理模拟研究员、超导电磁设计工程师、低温制冷工程师、超导磁体工程师等岗位,学历要求为博士或硕士毕业工作五年以上。而根据该公司的三步走计划,能量奇点第一步将于年研发和建成基于全高温超导磁体的小型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并点亮等离子体。大家可能还记得,目前国内的EAST和国际上的ITER,其实是基于低温超导的。能量奇点选择和美国商业公司CFS等一样,走高温超导路线——这是因为,低温超导磁线圈的磁场强度限制导致设备又大又贵,不好商业化。高温超导磁场技术则在最近十年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最高磁场强度范围比低温磁线圈更广(《JournalofFusionEnergy》),从而让托卡马克装置得以小型化、造价更低,让可控核聚变技术有迈向商业化的可能。而纵观全球,商业核聚变研究正如火如荼。根据聚变工业协会(TheFusionIndustryAssociation(FIA))和英国原子能管理局(theUKAtomicEnergyAuthority(UKAEA))统计:截至年,全球一共约有35家私营商业核聚变企业。其中有12家处于初创和“隐身”状态,剩下的23家“壮丁”中有15家成立于年之后。有18家获得了18.72亿美元的总投资规模。这里面的明星公司就包括美国的CFS,由MIT于年创立,投资者包括谷歌、比尔盖茨等名人、名企。CFS则计划在美国建立一座小型聚变反应堆SPARC,预期在年实现商业发电/供热。而大多数其他核聚变商业公司都计划在年之后实现。米哈游此次投资能量奇点,原因也正如大伟哥(米哈游总裁刘伟)所说,他看到了最近十年,商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正在大举进入这个领域,尤其是在美国。而能量奇点,可以说是国内首家探索这个方向的创业公司了。米哈游的“离谱”投资总而言之,作为国内少见的计划走高温超导路线的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自然也吸引来了资本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