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十分昂贵的合背钱与合面钱,是怎么产生的

发布时间:2022/8/22 19:02:31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50516/4624577.html

合背钱,也称“双面钱”,即两面都是正面的钱币,与“合背钱”相对应的是“合面钱”,即钱体两面都是背面,系用两件背范铸成。

这种两面都一样的钱币十分少见,也很昂贵,那么今天就分享一篇文章,详解该品种出现的原因。

《中国钱币》年第4期载《试谈新莽合背钱的形成》一文说:“我们今天所发现的合背钱,它们钱范的钱模必须是对称的四枚,即两面两背(图1),才可能铸出整齐的合背钱。”笔者认为,该文这件“货布”范模所翻印的子范,根本铸不成合背钱或合面钱。原因如下。由于该范的左上方和右下方同是钱币的背面钱模和定位孔,右上方和左下方同是钱币的正面钱模和定位销。所以用其翻印的所有泥质子范(面对子范的范面观察),左上方和右下方均为钱币的钱面型腔和定位孔,右上方和左下方均为钱币的钱背型腔和定位销(图2)。为了便于分析,现将该范模翻印的每件子范示意图附后(上端A,下端B,以示区别),然后将两件子范按A端与A端对合,其一子范的定位孔和定位销,正好与另一子范的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同时,该子范的两个钱面型腔分别对应另一子范的两个钱背型腔,组成两个有面有背的钱币型腔。而且该子范的两个钱背型腔,也分别对应另一个子范的两个钱面型腔,亦组成两个有面有背的钱币型腔。浇注后必然铸成四枚有面有背的“货布”(图3)。即使将其中一件子范调头,按A端与B端对合(图4),仍然是一子范的定位孔和定位销,与另一子范的定位销和定位孔相配合,该子范的钱面型腔和钱背型腔也分别对应另一子范的钱背型腔和钱面型腔,组成四个有面有背的钱币型腔,浇注后铸成的也必然是四枚有面有背的“货布”,其结果完全相同。所以说(图1)“货布”范母翻印的子范,根本铸不出合背钱或合面钱。只有当其正面钱模和背面钱模的排列如(图5)所示,才有可能铸出合背或合面钱。由于这种钱范近似长方形,又是上、下各置两个钱模,如果范模的上部同为两个正面钱模(或为两个背面钱模),而范模的下部又同为两个背面钱模(或为两个正面钱模),只有将其中的一件子范调头后再对合(图6),铸成四枚有面有背的“货布”。如果合范时,工匠忘记将一件子范调头就对合(图7),即浇注后铸成的钱币,必然是两枚合背钱(图8)①和两枚合面钱。同样道理,如果这种范模(图9)的左边同是两个正面钱模(或是两个背面钱模),而范母的右边同是两个背面钱模(或是两个正面钱模),用其翻印的子范对合时,也必须将一件子范调头再对合,否则,也会铸出两枚合背钱与两枚合面钱。《中国古代货币通考》载有一品新莽的“货泉”铜范模(图10)②,该范模为缺少四角的正方形,上部有三个定位孔(两个在钱模中心)和两个正面钱模,下部有三个定位销(两个也在钱模中心)和两个背面钱模。用其翻印的子范,必然是上部有三个定位销和两个钱面型腔,下部有三个定位孔和两个钱背型腔。将其两子范对合时,也必需将其中一件子范调头再对合(图11),这样才能分别组成四个有面有背的钱币型腔,浇注后即铸成四枚有面有背的“货泉”(图12)。如果子范上的泥质定位销损坏失去作用,或铸币工匠操作有误如(图13),浇注后必然铸成两枚合背“货泉”(图14)③和两枚合面“货泉”(图15)④同样,如果工匠将其中的一件子范向右(图16)或向左旋转90°就对合,其结果必然铸成两枚有面有背的“货泉”,1枚合面“货泉”和一枚合背“货泉”,而且这枚合背“货泉”两面的钱文方向也成90°。《“货泉”初探》一文所载的1枚两面钱文方向成90°的合背“货泉”(图17)⑤,就是这样形成的。年在南京出土的萧梁五铢泥子范,也是由范模翻印而成,但这种子范的形制是,同一件子范的正面有4个钱面型腔,其背面又有4个钱背型腔(图18)⑥。由于这种子范没有定位装置(即定位销和定位孔),仅仅依靠外形对齐合范。所以,若工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4枚合背“五铢”(图19)⑦和4枚合面“五铢”钱(图20)⑧。以上是对用范模翻印的子范,能否铸出合背钱与合面钱的分析。但在范铸法铸币中,还有一类钱范是直接刻制(包括铸成后又修刻)而成,为和范模翻印的印制钱范(即子范)相区别,这类钱范可称为刻制钱范(也称原范)。刻制钱范的外形多为铲形(图21)⑨或长方形(图22)⑩,浇口开在顶端,并有面范与背范之分,一件面范和一件背范谓之一套(或称一付)钱范。面范上刻制的全是阴文反书币文的钱面型腔,背范上刻制的全是钱背型腔。这类钱范刻成后直接用于浇铸钱币,并可多次使用。其铸币工艺过程可简单概括为:①刷涂料;②合范;③浇注;④启范并取出铸币。但从浇注到启范,必须待范内的金属液冷却凝固后,才能将面、背范分开,取出铸币,因此影响产量。所以使用刻制钱范铸币,多同时有两套或多套钱范用于生产。面范与背范的对合,有些钱范是依靠定位装置保证合范准确,如(图21),有些钱范没有定位装置,也是依靠钱范规整的外形对齐合范。但是,在范上的定位销损坏或失去作用时,若工匠操作失误,将一件面范与另一件面范对合浇注,则铸成的必然是一枚合背钱。将一件背范与另一件背范对合浇注,其结果,必然铸成一枚合面钱。因合面钱两面皆无币文,工匠发现后会立即投炉再炼,所以遗存下来的很少。“半两”一类钱币,其背面是一平面,故其钱币型腔全部刻制在面范上(如图22)。背范基本是无纹饰平板。两件相同的面范对合浇注,也必然铸成合背的“半两”钱(图23)?。但由于背范是平板,将两块平板对合无法浇注,所以“半两”一类钱范不能铸出合面钱。所以从理论上分析,不存在合面“半两”钱。“明”刀钱范(图27)?又属一类。这种钱范的左边都是刀币的背面型腔,右边都是刀币的正面型腔。将其两件对合后,铸成的自然是有面有背的“明”字刀。由于受范上浇口位置的限制,这种钱范不可能铸出合背钱或合面钱。从上述几例可以看出,虽同属立式叠铸的钱范,有些由于设计巧妙(图1),根本不会铸出合背钱或合面钱。而有些钱范(图10、18)则可因工匠操作失误,偶尔铸出合背钱与合面钱。同样,卧式叠铸的钱范也如此。卧式叠铸的钱范,若设计巧妙(如图27),也不会铸出合背钱或合面钱,有些钱范(图21、22),也可因工匠操作失误,偶尔铸出合背钱或合面钱。由此可见,合背钱的形成,并非都是和立式叠铸分不开的。形成合背钱与合面钱的原因,在于合范后范内是否形成两面都是钱面型腔,或两面都是钱背的钱币型腔。能者,即可铸成合背钱或合面钱,否则,就铸不出合背钱或合面钱。用翻沙法铸币,形成合背钱与合面钱的原因,是工匠误将铸型的面箱与面箱合箱浇注,铸成的必然是合背钱(图28)?;若工匠误将背箱与背箱合箱浇注,铸成的必然是合面钱(图29)?。如果用合背钱或合面钱为模造型铸造,所铸成的一定是合背钱或合面钱,但这多属有意作伪。另外,《试谈新莽合背钱的形成》一文所载“大泉五十”范模(图30),也值得磋商。从拓图上观察,此范模只有钱模、主浇道和用于定位的销、孔,但却没有连接主浇道和钱模之间的支浇道。因此,用其翻印的所有子范,相互对合叠立浇注时,铜液无法从主浇道流入每个钱币型腔,故尔,也就无法铸出钱币。所见其他资料上的这类范模,均有连接主浇道和钱模的支浇道。故该范模可疑。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年第3期

银币报价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4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