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介绍 >> 中海油惠州石化历时两年探索出煤制氢中国
据了解,截至3月10日,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煤制氢联合装置一号气化炉运行周期达73天,单炉运行时间再创历史新高。通过多次实践证明,惠州石化通过不断优化路径、开展技术改造,历时两年磨砺出一套煤制氢装置操作和问题解决的“中国方案”。
中海油惠州石化煤制氢联合装置建于年,是国内引进的首套应用E-Gas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的装置,为全球第三套应用该技术的装置。由于国内、国际可借鉴经验有限,且国外厂商不提供顺控逻辑图,中海油惠州石化煤制氢部迎难而上,耗时两年,自主研发顺控逻辑图、软件包。年7月,顺控系统一键启动,煤制氢装置如期开车成功。此后,面对装置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考验,中海油惠州石化煤制氢部不断调整、改造、优化操作方案,装置平稳运行周期越来越长。
据介绍,煤制氢技术路线成熟高效,是当前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中海油惠州石化采用世界先进的E-Gas煤气化技术,与传统制氢工艺相比,可节约成本20%~25%。同时,中海油惠州石化结合大亚湾石化园区隔墙供应优势,大力发展清洁氢能,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煤制氢联合装置单炉运行时副产浓度98.5%的二氧化碳,供给园区企业生产食品级和工业级的CO2;向中海壳牌输送每小时14.7吨的羰基合成气,用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丁辛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