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宏英智能移动机械

发布时间:2022/10/26 15:38:20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民生证券吕伟蒋领赵奕豪)

1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产品龙头厂商

1.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度绑定三一集团

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智能电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凭借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对相关技术产业化的深刻理解,实现了智能电器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持续优化升级。

年2月28日,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

截至年底,公司共获取专利项,已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1项,在关键技术上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对客户应用进行深入调研,积累了近15年的行业实际应用经验,开发各种移动机械与车辆智能电器控制系统及解决方案及产品数百例,质量可靠的产品得到行业客户的普遍认可,公司多种型号产品已经在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多家国内大型企业供货,客户资源优异。

公司作为“三一集团联盟供应商”,与三一集团具备长期良好合作历史。

公司与三一集团合作始于年,双方具备较长的稳定合作历史,并获得了三一集团及下属子公司的各项荣誉奖项,如年度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优秀供应商、年度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最佳创新奖、-年度三一集团最佳创新奖、年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卓越贡献奖等,并于年成为首批45家“三一集团联盟供应商”之一。年,公司继续成为72家“三一集团联盟供应商”之一。由于三一集团近年来规模快速扩张,宏英智能的业务也相应得到快速发展。

1.2股权结构清晰稳定,张化宏为实际控制人

股权结构清晰,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化宏。

根据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年2月16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化宏直接持有公司.84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1.33%;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红英直接持有公.3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3.50%,并作为上海跃好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控制公司.0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9.26%,曾红英合计控制公司.3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2.76%;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曾晖系曾红英的胞弟,直接持有公司.3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3.50%;张化宏、曾红英、曾晖合计控制公司.6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7.59%,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三一集团则作为重要客户之一持有公司3.13%的股份。

1.3主线业务稳健增长,三费水平健康向好

营业收入逆势增长,宏英智能成绩喜人。营业收入方面,公司-年、Q1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9/4.0/5.02/1.27亿元,-年营业收入的CAGR约为41.9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大幅上升,达到了76.45%、60.64%;-年、Q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1.15/1.3/0.33亿元,-年归母净利润的CAGR约为30.79%。

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智能电控产品迅速增长,-年占比为90.92%/78.24%/78.24%;智能电控总成业务占比持续扩大,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占比为2.46%/20.55%/20.69%。

根据公司年年报显示,智能电控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62%,年智能电控总成营收同比增长26.46%,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业绩的稳健增长拉动公司实现营收的逆势增长。

公司-年毛利率分别为42.23%/47.07%/48.00%/45.69%;净利率分别为23.00%/30.60%/28.75%/25.92%。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三费管控良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公司-Q1销售费用分别为.17/.74/.21/.42/.23万元,管理费用分别为.81/.34/.6/.1/.02万元,

财务费用分别为82.39/50.27/22.54/83.86/12.96万元,研发费用分别达.09/.18/.19/.69/.95万元。

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源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与快速发展,销售费用率由年的3.23%降至年的2.61%,管理费用由年3.60%增加至年的6.09%,公司通过自身丰富技术经验和项目质量和客户搭建长期合作关系,随着公司业务扩展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规模效应将逐渐显现。

-Q1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20%/5.46%/6.52%/8.67%/7.87%,公司在费用结构上进行优化,持续不断稳步加码研发投入,秉持“技术驱动发展”战略定位,注重技术积累与创新,从而为营收稳定增长创造条件。(报告来源:远瞻智库)

2“一揽子”智能化方案立足专用车市场

2.1坚持创新初心不移,优质客户资源牢固且丰富

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集智能电控产品和智能电控总成于一身。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凭借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在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及对相关技术产业化运用的深刻理解,致力于开发应用于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的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产品,实现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的持续优化升级。

公司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智能电控产品和智能电控总成两部分组成。

以汽车起重机为例,公司汽车起重机智能电气控制系统全套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电控产品中的显示及控制类产品、传感类产品、操控类产品、传输类产品及智能电控总成产品等。

通过传感类产品实现数据的采集,通过控制类产品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及指令发出,同时将实时数据通过车载电脑等反馈给汽车起重机的操作者,以实现便捷的人机交互及安全作业功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深耕行业多年,得到优质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深耕行业15年,对各种应用环境做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了设计、测试、生产各个环节的企业标准及规范。

公司产品在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实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作业环境中,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通过创新研发,公司产品具有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小型化、高可靠性等特点。公司产品销售额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

先后与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潍柴雷沃重工、山河智能等多个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行业的领先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年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9、4.00、5.02亿元。未来公司有望在三一内实现产品扩展,同时在其他厂商实现份额突破,发展前景可期。

2.2智能电控产品与总成,尽显一站式优质服务

智能电控产品丰富,工业控制全面自动化。公司智能电控产品品类丰富,包括显示及控制类产品、传感类产品、操控类产品、信号传输类产品等。

通过显示及控制类产品采集、传输数据并输出驱动信号,传感器实时监控移动器械与专用车辆的工作参数,信号传输类产品连接系统各部件,操作者下达指令给控制系统,全面实现了工业控制的自动化。

公司智能电控产品生产所涉及的产品型号较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众多,因此具有柔性生产的特点,即公司的产线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快速转换,其中,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环节包括工装设计、物料及核心部件选择、SMT贴片焊接、产品组装、程序烧写、老化、质量检测等。

市场规模稳定增行,高精尖领域仍存提升空间。

我国的工业自动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是整套引进国外自动化流水线,通过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消化吸收,直到21世纪之后才不断涌现国产品牌,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在高端、精密、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仍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中国工控网发布的《年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年至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

市场规模已经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8%;预计至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细分产品占比稳定,智能电控产品营业收入逐年递增。

随着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市场规模稳定增加,叠加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广泛的应用场景下,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且持续增长,公司智能电控产品-年的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分别为2.27亿元、3.13亿元、3.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0.92%、78.24%、78.24%。

智能电控总成效果凸显,效率质量获得提升。

公司智能电控总成包括电气控制柜总成、操作台总成及传输传感类总成产品。智能电控总成指可实现特定电气控制整体功能,集若干电气部件为一体的装配式电控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和矿山机械等领域,按照产品类型可划分为电气控制柜总成、传输传感装置总成、操作台总成。

公司智能电控总成产品改变了下游移动机械与专用车辆整机制造企业需在总装线旁配备若干个电气部件分装工位的情况,改由公司在专业的电气车间进行预装,形成主要电控装置的装配式总成,客户只需在总装流水线上进行简单装配作业,提升了整机制造企业的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中,智能电控总成的业务模式为客户向公司发出电气控制柜总成、操作台总成、传输传感装置总成产品的采购需求,由公司将自产的智能电控产品结合自客户让售的部分原材料、客户指定对外采购的部分原材料进行组装和加工,形成装配式总成产品并向客户进行销售。

通过与客户合作优化智能电控总成的构成与设计思路,公司大大提升了智能电控总成的功能性、智能化水平、产品可靠性,降低智能电控总成的成本。

智能电控总成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智能电控总成产品有效提升了整机制造企业的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年10月开始销售、年形成销售规模的产品类型。

由于年该产品尚处于磨合拓展阶段,故年各类智能电控总成产品销售数量较年度大幅度增长。

公司-年智能电控总成产品营业收入分别0.06亿元、0.82亿元、1.0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46%、20.55%、20.69%

2.3三一布局光伏锂电业务,公司有望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及对相关技术产业化运用的深刻理解,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将公司的产品及技术横向应用于更多领域。

公司所从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程序控制使得机器设备完成工作流程的技术,主要利用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的组合,实现机器设备生产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精确化、效率化,具备可控性,其特点与乘用车中的所涉及的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有相似之处。

智能驾驶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出行空间,提供基于自动驾驶等级的智能关怀、高效安全的乘车体验;智能驾驶提供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盲点监测、车道偏离预警以及碰撞预警系统等,具有自动转向和制动干预等功能,两者无不是提高了乘用车的自动化、精确化以及效率化。

公司深耕行业15年,智能化技术与产品储备丰富。

公司有着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了设计、测试、生产各个环节的企业标准及规范,其产品在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实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业作业环境中,具有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小型化、高可靠性等特点。

公司电控产品遍布显示、传感、控制、信号传输等方向:

1)显示方向的车载电脑可用于户外耐严寒酷热、具备高可靠性的可编程显示及控制,常用于车辆参数的运算、显示及车辆的控制,防护等级达到IP65,多用于农业、环卫、消防车辆;

2)传感方向的长度角度传感器可以用于伸缩及变幅机构的姿态测量,包括长度及角度测量,长度测量范围达0~米,角度测量范围可达单轴±90度,其防护等级达到IP67,多用于汽车起重机、伸缩臂叉车等;

3)操控方向的按键面板与操控手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及提升生产效率。根据公司年6月23日与年7月1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提出有信心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实现新的技术突破,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战略规划,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市场开拓及市场应用。

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作为乘用车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高景气领域一直受到广大企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