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动火作业风险管控的五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4/12/28 17:00:51   

据统计,化工行业有40%的事故与开展以动火作业为主的特殊作业活动有关。如年4月29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公司在实施RTO(蓄热式焚烧炉)项目改造时,焊接产生的电流或火花引燃苯储罐内的挥发气体,引起储罐起火;再如年4月15日,济南某制药公司在对地下室管道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动火,电焊或切割产生的焊渣或火花引燃现场堆放的冷媒增效剂产生爆燃,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造成10名人员死亡。

剖析动火作业过程事故多发、后果严重的原因,笔者认为,与作业人员动火前未能准确识别风险、有效管控风险有关,在风险识别方面存在缺失,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因此有必要澄清误区、准确识别和管控动火作业安全风险。

动火作业环节风险识别

高温焊渣引发火灾的风险

焊接作业时,飞溅的焊渣虽然很快即熄灭,但仍具有很高的表面温度,足以引燃一些可燃物。实验表明,电焊、气焊作业时,其焊点温度通常可达~℃,焊接时溅落的高温焊渣温度也高达℃。而纸张的燃点为℃,棉花的燃点为~℃,木材燃点为~℃,天然橡胶燃点为℃,涤纶纤维燃点为℃,常见聚氨酯泡沫的燃点仅为90~℃。因此,如果高温焊渣落在可燃物上,极易引起可燃物燃烧引发火灾。如果焊渣落在聚氨酯泡沫板上,燃烧速度将会更快。

作业现场存有可燃物

引发火灾的风险

存在可燃物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如果动火作业现场堆存有可燃物未及时清理,动火时飞溅的高温焊渣就会引燃可燃物,从而引发火灾;如果可燃物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还可能引发爆炸事故。建筑装饰及设备设施表面喷刷的各类涂料其实都是由易燃的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配制而成,具有较强的燃烧性能。日常生活用的香水等化妆品,也是由有机溶剂配制而成,在有明火存在或处于高温烘烤情况下,均有可能引发火灾甚至还可能引发爆炸。

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可能

引发火灾的风险

从事电气焊作业的人员属于特殊工种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动火作业发生的事故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无证人员从事电气焊作业,既违反法律要求,又容易出现误操作而引发事故。

在室内或受限空间内作业

发生火灾时容易加大

人员伤亡的风险

在室内或有限空间内动火时,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不易疏散,尤其是在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井下、地下室、坑内、塔内等人员不易逃生的部位实施动火作业时,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因人员疏散不及时而造成群死群伤,加大人员伤亡,因此需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7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