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资源 >> 电动葫芦操作安全作业指导书
可能导致
的事
预控措施1现场照明灯的缺失及不能正常
点亮。
多种事故场照明灯要齐全,有效。2电气控制箱的门敞开。多种事故电气控制箱的门必须关闭。3电气控制箱内接点不牢固。火灾各个接点不得存在松动。4电动葫芦操作失误。坠落、摔伤
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5电动葫芦的制动器、限位开关等安全设施失效。
多种事故安全设施必须保证完好有效。
6钢丝绳出现断丝及末端固定不
良。
坠落事故钢丝绳出现断丝必须进行更换,末端固定必须牢固可靠,如用卡扣固定,卡扣不得低于3个。最后一个卡扣距绳头不小于毫米。
7吊钩损坏。坠落事故吊钩出现裂纹、变形、断裂等必须更换。
三、安全操作规程1、本工种属特种作业工种,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2、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安全作业基本守则》。3、每次开车前要全面检查设备及其安全装置是否完好齐全,检查无问题并确认设备附近无人和障碍物方可开车。每班作业前和日常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作业地点:电葫芦运行轨迹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②运行轨道:在地面上观察轨道上面不能有异响。③按钮装置:起升、下降、左右(前后)运行动作灵敏、准确。④限位器:空载吊钩上升至极限位置时,限位应准确可靠。⑤吊钩装置:吊钩在圆周度与垂直度范围内应转动灵活,滑轮转动时无卡阻和碰擦,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无异常,钩口闭锁装置正常。⑥钢丝绳:必须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并定期检查其末端的固定情况,如果钢丝绳达到已报废标准则必须更换。⑦制动器:起升、下降及运行的制动应灵敏可靠。⑧导绳器及其它安全装置:动作正常,安全可靠。4、吊运物品时必须有人监护或指挥,升降、前后运行要稳。被吊运的物品必须捆扎正确,重心适合;5、严禁吊物在有人的地方或各种车辆上方通过,严禁立体交叉作业。吊车作业时,严禁其它人上下吊车。6、操作升降时不准同时启动左右(前后)方向行走,开动左右(前后)方向行走时不准同时启动升降。7、严禁吊拔埋置物体及斜拉、斜吊,防止出现意外问题。8、吊运物品时,严禁在物品上站人,严禁被吊物上有各种浮物。9、作业地点昏暗,无法看清场地和被吊物时,严禁启动。10、无下降限位器的电动葫芦,在吊钩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留3圈以上的安全圈。11、不得随意拆、改电动葫芦的安全装置。12、使用中如有异常声响,应遵循先停车,后检查,排除故障后再开车的程序。13、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切断总电源,并将所有控制器的开关或手柄打到零位,并联系电气人员进行处理。14、作业完毕后,必须将吊载放在地面上,并进行摘钩。同时将电动葫芦在适当位置停好,切断电源并清理吊运现场。四、不正确的工作行为1、吊挂重物直接加工。2、打反车强行制动(特殊情况除外)。3、吊运轨迹下方有障碍物,仍然吊运。4、无特种作业证进行操作。5、利用极限位置的限位器停车。6、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制动器(抱闸)。7、吊挂重物直接加工。8、吊运轨迹下方有障碍物,仍然吊运。9、抱闸、限位开关失效未停车进处理,继续开病车。10、其它违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11、发现安全隐患不处理、不上报。五、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年3月3日,某公司电动葫芦操作者甲将电瓶车上的水泵用电动葫芦吊装卸下车,并调整吊载高度以便吊运到待维修的工位,正当甲在起升吊载达到一定高度时,手指松开起升按钮的一刹那,吊载突然快速下落将甲的右脚砸伤。2、事故原因电动葫芦制动失灵是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主要原因,同时操作者操作站位不合理,与吊载过近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3、防范措施①操作前必须对电动葫芦的制动器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准开车。②操作者操作时要时刻注意合理选位和站位技巧,要加强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往期推荐:行吊、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08-16
PPT课件
起重机安全教育培训
-02-25
水泥厂锅炉、压力容器和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
-12-20
行车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1-29
PPT课件
起重基本知识
-11-05
吊装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08-16
起重伤害事故
-06-04
生产安全事故——起重伤害事故
-05-23
水泥行业安全事故——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05-21
水泥企业较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指导书
-11-30
PPT课件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电工作业
-12-0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AQ-)——设备维修作业安全
-11-1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AQ-)——高危作业安全
-11-11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05-2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