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文献回顾胫骨近端骨肿瘤组配关节置换手

发布时间:2022/5/11 17:40:02   

膝关节周围是恶性骨肿瘤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之一,胫骨近端是仅次于股骨远端的第二好发部位。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发展快、易复发及远处转移等特点,必须予以广泛切除,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胫骨近端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导致恶性胫骨近端骨肿瘤切除重建困难,例如:

①胫骨近端前方肌肉软组织覆盖较少;

②膝关节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

③髌韧带往往需在胫骨结节处切断。

这些困难导致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切除重建术后易出现各类并发症。随着对解剖结构的深入认识,外科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方法,以及瘤段切除后关节重建方法得到较大发展,如胫骨近端新型定制型及模块化人工假体重建、软组织及伸膝装置重建等。(摘自:沈嘉康张伟滨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外科切除重建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年7月第31卷第4期)

软组织及伸膝装置的重建,历来是手术治疗胫骨近端恶性肿瘤的巨大挑战;而如何重建伸膝装置(即在人工假体置换后将髌韧带固定于假体上),直接关系到术后患者伸膝功能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有诸多文献报道胫骨近端骨肿瘤手术的伸膝装置重建方法,本文介绍以下方法之文献,供读者交流参考。

摘要

胫骨近端(pT)周围广泛的肿瘤切除术与功能受损和高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这项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介绍肿瘤切除和胫骨近端模块化内假体重建后,韧带高级强化系统(LARS)重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患者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其功能和手术结果。

概述

25例患者在pT切除术后接受人工韧带(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9岁,范围11-75岁,最少随访24个月),对ISOLS失效模式分类进行分析。20名患者在初次手术期间植入了LARS肿瘤韧带,5名患者在pT模块内假体翻修期间植入了LARS肿瘤韧带。LARS肿瘤韧带作为带状或管状使用。

结果

平均伸膝迟滞为9°(范围,0~30°),平均屈曲°(范围,60~°)。初次植入LARS肿瘤韧带的平均伸膝迟滞和主动屈曲为7.8°和°,而二次植入LARS肿瘤韧带的平均伸膝迟滞和主动屈曲为45°和°(p0.:p=0.15)。在14例首次植入的LARS带/管中,有11例(71%)在伸膝迟滞(0~10°)下表现良好。LARS肿瘤韧带(带状或管状)的使用显示了类似的结果。LARS肿瘤韧带的5年生存率估计为92%。LARS肿瘤韧带植入初期的中位生存期优于二次植入(p=0.)。

结论

胫骨近端切除术后,通过LARS肿瘤韧带(带状或管状)重建伸膝装置显示出良好的功能和令人满意的种植体生存率。未发生LARS肿瘤韧带(带状或管状)破裂。

原文作者:GerhardM.Hobusch*,PhilippT.Funovics,CynthiaHourscht,StephanE.Domayer,StephanE.PuchnerMartinDominkus,ReinhardWindhager

DepartmentofOrthopaedicSurgery,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Austria

全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