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初中学习

发布时间:2022/11/5 18:54:00   

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化学规律、运用实验结论,来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本文将为同学们介绍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基本操作的难点梳理.

物质的加热.实验室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1)固体药品在试管中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①试管内装的固体药品应平铺试管底部,对试管进,行预热后,将酒精灯外焰对准固体药品(有利于充分加热).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内导管稍微伸出胶塞即可(有利于气1体排出).④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二处(既安3全又容易操作).(2)液体药品在试管中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①添加液体药品时,药品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3.②加热前要用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约-处.3③加热时手捏试管夹长柄,试管口向上,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时应小心给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不时上下移动试管.

2.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药品.(2)节省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没说明用量的,液体取用1mL~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5(3)处置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应放人指定容器.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热胀冷缩法(如图3):①将导管口放入水中,形成密闭体.系.②手握试管,用体温给试管加热,使试管内气体体积膨胀从而使试管内气体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③烧杯中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一小段时间后玻璃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压差法(如下页图4):①关闭止水夹.②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人一定量的水.③使漏斗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若液面下降,则装置漏气注意:(1)利用热胀冷缩法检验装置是否漏气时,除了用手,还可以用热毛巾、酒精灯微热.(2)利用压差法检验装置是否漏气时,一定要先关闭止水夹,形成密闭体系.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如表1.

图5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若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在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停止加热时,应先

(4)利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时再收集.

解析8(1)仪器①是集气瓶.(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的实验,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A.收集干燥的氧气要采用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收集装置应选择(3)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停止加热后,应先从水中撤离导管,防止水倒吸进试管内使试管炸裂.(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气体,刚开始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不纯净.

答案:(1)集气瓶”(2)AC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3)检查装置的气加热密性从水中撤离导管(4)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