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介绍 >> 浅聊改装LeicaM7MP帘布遮光装置到
快门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主要原因
针对帘布边缘漏光的两种原厂解决方案
使用快门帘布遮光条方案的主要缺点
的解决方案及其缺点
文章浅要介绍LeicaM机器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主要原因,及原厂在不同生产阶段做出的两种改进措施。
根据当前在产的LeicaMP机型的防漏光装置的特点及使用情况,谈谈当前MP防漏光装置的主要缺点:(1)过片产生噪音;(2)可以向下兼容但改装难度大。
以及移植M7/MP款帘布边缘防漏光装置到M机器上使用的经验及缺点。
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适用于LeicaM1M2M3M4M5和M6早期版本。快门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主要原因
LeicaM机漏光问题并不少见,而且常发于机身前/后,机芯内/外多处故障点,给机友玩家带来不少困扰。漏光问题常因不可目测检查,给维修师傅造成修复困难。因而,机器漏光、漏电这些慢性病,往往都成为维修师傅的痛点和难点。
下图: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常见表现
上图中很明显可见两条平行于帘布上下沿的漏光区域。
这类漏光的主要原因有:
(1)帘布前卷导致的漏光快门帘布长久受力后,帘布上下沿会被拉长变形而导致帘布向前卷曲(截面从I型转呈为C型),导致帘布上下边缘与其后方的机壳底板的空隙增大,这种情形下极易导致漏光。
其实这类机器,即使目前没有漏光,也迟早会出现漏光问题。那些快门帘布调得太紧的机器尤甚,故障时间点会有所提前。
而且因快门帘布处于机芯的核心位置,处理这种漏光挺难,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更换快门帘布才能彻底解决。
(2)镜腔黑色遮光罩问题常见有遮光罩背面的遮光绒布条脱胶后脱落,或者罩变形或该罩安装位置偏差,导致罩和帘布的间隙变大,从而导致漏光。
针对帘布边缘漏光的两种原厂解决方案
(1)中期M3增加了铸造的遮光凸条
从机内设计来说,最早期LeicaM3(7x号段)是最容易出现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版本。这些7字头的M3机器,快门帘布背面的机壳底板,是个平面。这样会导致帘布与机壳底板的间隙过大,从而易发漏光问题。
下图:早期7字头M3机壳底板是平底无遮光凸条
Leica似乎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第一次改进。
因而从大约8字头的M3机器开始,Leica在机壳成像框的内侧上下部(对应快门帘布的上下沿位置)各增加了一个凸条,以缩减机壳底部平面与帘布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减少了漏光的可能。
下图:8字头M3有铸造成型的遮光凸条这种遮光装置从M3开始一直沿用了几十年,直到小盘M6中期才进行了第二次改进。
显然时间长了,仍然有很多机器出现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问题。这些机器包括M3、M2、M4、M4-2、M4-P、M5和小盘M6早期版本。
下图:早期小盘M6遮光和8字头M3是同等配置(机壳凸条)下图:早期小盘M6遮光和8字头M3是同等配置(罩背绒条)(2)中期M6增加了帘布遮光条
M潜在的帘布上下边缘漏光问题一直持续到16~17号段的小盘LeicaM6机身上。
大约从18号段开始,LeicaM6在原M3遮光装置的基础上,又增加一道遮光屏障,即本文的主角--帘布遮光条。帘布遮光条安装在帘布上下边缘的前后两侧位置,共有4条。其中2条用于取代M镜腔遮光罩背面的黑色遮光绒布,另2条安装在帘布背面的机壳凸条边上。
该帘布遮光装置从M6一直沿用到最新的MP/MA机器上,成为Leica当前解决帘布上下边缘漏光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下图:MP机身上的帘布遮光条
从目前观察来看,这种现行遮光方案的遮光效果最佳。安装有现行款帘布遮光条的机器,我还从未遇到它们出现帘布上下边缘漏光的问题。
使用快门帘布遮光条的主要缺点
(1)过片时会发出摩擦噪音为了强化遮光效果,M67P使用的快门帘布遮光条,与快门帘布本身保持了较为紧密贴合的接触。因此,在快门帘布活动时,会与快门帘布遮光条产生摩擦阻力,并在过片时发出可以觉察的噪音。
(2)向下兼容但改装难度高,工作量大
经过实践发现,当前MP使用的帘布遮光条是可以向下兼容,改装到M机型上使用的。
但是,因快门帘布位于机芯的核心部位,要想在帘布背面加装一条遮光条,事实上不得不大费周折。拆取机芯后,还得拆除快门帘布才能腾出空间来操作。
安装后还得回装快门帘布,重新校准快门速度,方能享受到加装遮光条带来的益处。这个改装操作难度很高,工时耗费很大,相对于材料而言人工成本很高。
也见到国外论坛有人改装这个遮光条。但他们只更换镜腔遮光罩的绒布条(只需拆机芯),用M7/MP款帘布遮光条取而代之。不能说这样改装毫无效果,只能说根本没找到该解决方案的重点。这样做原因很明显:加装快门帘布遮光条这活真是太难了。
Leica在选用遮光条的材料时想必也进行了精挑细选。原厂遮光条的材料,既轻薄又顺滑,既绵软又挺括,既有弹性还要能降噪。。。
的解决方案及其缺点
师傅几年前就针对此问题尝试国产替代,但努力很久也没能找到合适的能达到同等效果的低成本遮光条材料。
无奈还是通过原厂订购到一小批M7/MP同款的帘布遮光装置。为保证粘贴质量,目前在用的粘贴帘布遮光条的双面胶,都是直接向原厂订购的原配胶条。
下图:使用原厂全新M7/MP款帘布遮光装置来改装
下图:给M4加装M7/MP款的帘布遮光条后
从上图目测可见,在加装帘布遮光条后,帘布与遮光装置的间隙几乎可以用“无缝”来形容。
区别在于,仅在帘布背面与机壳相接合的部位,加装了Leica全新原厂帘布遮光条以改善遮光效果。帘布的前方,仍然保留了原M使用的遮光绒布。
这样一来,帘布的前方后方,均有原厂遮光装置,实现与原厂M67P同等的遮光效果,并最大化节约原厂帘布遮光条的使用。
下图:目测可见加装的帘布遮光条
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年开始已经第三年改装,经实践检验这样改装的遮光效果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只是能订购到的原厂帘布遮光条数量很有限,如果按原厂配置每机装4条消耗量太大,不得不得省着用。即便这样每机只配2条来用,或许过不了多久,原厂订购的帘布遮光条就会被用完。
如果节约是一种缺点,那么这也可以算是解决方案的一大缺点。
大漠孤沙懂Leica的德味
专注于旁轴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