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伞飞行是一项集技能、体能、智能于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动力伞飞行所使用的器材是至今为止,人类可控飞行最容易掌握的有动力载人最小飞行器。动力伞作为一种飞行器,有续航时间长、造价低、雷达反射面小、载荷大等特点。动力伞种类较多,有双人动力伞,单人动力伞,小车动力伞等等,操作设备也有不同,这里仅按原理介绍动力伞的飞行操作,对具体设备使用不做介绍。本教学参考美国FAA的动力伞操作手册以下为动力伞的基础教学基本原理首先来学习一下飞行基本原理,动力伞和滑翔伞飞行原理与固定翼飞机基本相同。我们先来看伯努利方程,也称为升力方程。p+ρgh+(1/2)*ρv^2=C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流速高处压力低,流速低处压力高。滑翔伞和动力伞在充气状态下可以近似看作刚性翼面,和固定翼飞机机翼近似。飞机飞行时机翼周围空气的流线分布是指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流线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线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方向的升力。下面来看滑翔伞和动力伞起伞之后,只要有空速,伞翼内部就有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作用于伞翼的后缘以及两侧的翼尖,使得伞翼充盈从而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需要逆风起飞。只要有空速,伞翼就会产生升力,起飞过程是空速增加的过程。飞行操作基本操作两个拉环控制方向脚踏或手握式油门(动力伞)通讯装置装和导航装置转弯操作向左转弯,拉左侧的拉环拉的幅度越大,转弯坡度越大在动力不变时,转弯会损失一定的高度,所以转弯时为了保持高度可以适当增加动力紧急的大坡度转弯:向左转弯时,拉左侧的拉环到最大保持,多次拉右侧的拉环到一半位置。50ft以下的低空不要做转弯动作,防止损失高度发生撞击地面。最后进近与降落最后进近阶段通俗指五边对准跑道到落地的阶段保持逆风的航向观察接地地点的距离和坡度是否合适保持适当的动力:下滑梯度受动力和风的影响,动力越大梯度越小,逆风越大梯度越小。保持小的下滑梯度和下滑角可以使接地平稳柔软。动力伞是有动力的飞行器,增大推力即可爬升,增大推力影响爬升时的姿态,推力增大增大攻角,也就增加了爬升率。增大推力对速度没有影响.即将接地时(大概15ft)操作:松开油门,双手拉拉环(flare),保持到平稳接地落地姿态:滑翔伞:离地10米前将双脚从坐袋里站出来,接地后往前跑几步。轮式动力伞:前轮稍抬,后轮先轻触地面,然后前轮接地。落地后操作:关闭点火装置(动力伞),快速拉一侧伞绳(注意不是拉环,是机体外的伞绳,目的是让伞翼快速收拢,防止被风再次吹起),直到伞翼贴到地面FLARE(双手拉拉环)的原理:短时增大攻角增大升力。载重量越大下降梯度越大需要的flare也越大。起飞爬升和紧急越障时借助flare短时迅速爬升。紧急大坡度转弯时借助flare避免丢失高度。原因:接地带有障碍物。落地姿态不稳,落地梯度过大。落地预计位置不在接地带范围。地方风向不稳,落地摇摆幅度大。其他操作问题复飞:最大推力配合flare拉升,保持起飞航向重新加入起落航线。复飞的最低高度:确保最低点离地2米钟摆效应:钟摆效应几乎出现在所有飞行的过程,碰到钟摆效应不必慌张。高空中钟摆效应会逐渐减少到没有。避免钟摆效应应在飞行时操作尽量柔和顺畅,在反方向上做微小的操作。飞行航线首先看飞机的标准起落航线:滑翔伞动力伞的起落航线类似:关键点在于:一、控制起落航线的高度,太高下降梯度过大,太低容易和地面障碍物碰撞。二、最后落地前的第5阶段越长越好,即五边距离不能过短,这个阶段是调整落地姿态,对准落地场地,控制下降梯度的重要阶段。以上就是动力伞基本原理和操作知识,希望各位安全的享受飞行的喜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