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市场 >> 劳模背后的故事冯国军ldquo一事
“当管道融通的那一刻,大家都很激动,我的心情,就好像终于爬山顶的感觉一般舒畅。”冯国军笑着说。
作为石油化工厂原料储运车间2号装置的一名班长,冯国军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28年,他深深懂得“安全大于天”的道理。
有一年冬天,车间输送物料的管线冻了七八百米,而车间当时有生产任务。“大家很着急,我作为班长更着急。”冯国军在现场仔细检查并制订详细处理方案后,立刻带着四个班组的班长、党员、技术骨干加班加点进行管线化冻工作。
“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我们终于把解冻管线全部通开。”冯国军讲到这里,突然展颜一笑,舒心的表情仿佛又回到疏通管线的那一刻。
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我相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爬管线查找安全隐患,跑现场处理各类难题,在石化厂原料储运车间2号装置现场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他就是冯国军。自参加工作以来,冯国军从一名普通的装置操作工做起,逐渐成长为2号装置的班长、装置长、技师、车间骨干,他凭借着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勤于钻研、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车间员工和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每天一上班,冯国军准时到现场报到,为装置做一个全面检查。他总说,检查也是学习的过程,每一次都是能力的自我提升。时间长了,他一眼就能判定每条管线的走向、温度、压力和物料,不论是几十套联锁,还是上百个测量点,他都了如指掌。遇到生产波动,爱琢磨的冯国军会记录下原因、现象和处理方法,事后写出分析笔记。
多年来,冯国军积累的学习笔记、事故分析笔记、工艺设备改进笔记有20多本,他也成为车间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
摸透装置“脾气秉性”
只有摸透装置,才能真正掌握它。
“装置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只有摸透装置的‘脾气秉性’,才能真正掌握它。”2号装置现有管线多条,经历过多次改造和设备更换,诸多管线可以互相切换,要理清管线大网绝非易事”。冯国军利用工作间隙,爬高走低绘制了装置整套流程图和界区流程示意图。
年,冯国军提出的优化甲苯接料工艺流程实施解决了甲苯装车和接料相冲突的问题,提高了装车和接料效率,使得甲苯装车量从原来的每年吨左右提高到了吨左右。同年,他提出更换装车批量仪,提高装车质量和槽车周转率。这项建议在实施后使现场装车质量达到%,槽车周转率提高约3.3%,为公司每年直接创造效益10万元以上。
冯国军利用工作经验,积极参与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通过实践摸索,制作孔板,解决装置14台屏蔽泵冷却水长年直排,浪费大的问题,既保证机泵正常运行,又起到节流用水约50%,年节约用水吨。
针对炉前泵运行期间,在裂解装置增加炉子、外操切罐、切泵、异常晃电等过程中都会存在导致压力不稳定的因素,他总结提出了“裂解炉前泵十步切换法”。这个方法被石化厂命名为员工创新工作法,有效的维护设备长周期平稳运行,为裂解装置长周期平稳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2号罐区装车栈台及储罐油气回收系统改造项目中,由于2号装置装卸车栈台始建于60年代陈旧老化,物料管线错综复杂,给施工改造带来了困难,冯国军主动请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优化栈台流程。面对这项工作难度和施工风险都很大的作业,他没有泄气,时刻在现场排查梳理,精心研究准备。在栈台流程优化工作有具体实施方案后,冯国军立即带领当班员工对管线进行倒空、吹扫、蒸煮、置换、隔断。为确保当天及时施工,他带领员工连夜在现场清理,按时将一条条合格的管线交出。
传帮带帮助员工摸流程
工作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作为一名党员、班长、技师,冯国军甘于奉献、关心同事,主动带头,用掌握的知识以传、帮、带的形式带出一支敢打硬仗,敢挑重任的优秀团队。针对装置转岗员工工作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冯国军主动担责,利用装置检修机会带领转岗人员现场摸流程,实地教学,在流程切换时,他追根究底地询问:“切换是否涉及其他流程?”“这是最优的方案吗?”他用自身的经验教导转岗人员工作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把热爱付诸实践
他是班组员工的标杆和动力,他用自身的经验和努力证明着自己。28年的执着坚守,上万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呵护,冯国军用“一事一生”的钟情把工作的点滴记在心间,把自己的热爱付诸实践。
公司工会对本文亦有贡献
★
编辑:韩蔷肖剑
责编:田迎春徐博
审核:田迎春
监制:李志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