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市场 >> 教师成长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岱岳区
岱岳区开元中学地生组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思维习惯,促进深度学习,提高科学素养等,但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会碰到实验“旧”“长”“散”“难.“薄”等一系列问题。3月24日晚,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黄建林老师做客百家讲堂,针对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书上的疑难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呈现生活化、生动化、简约化、生态化、定量化的“高见度”实验,聚焦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提高核心素养。岱岳区开元中学地生学科全体教师也参与了这场名师讲座,收获良多。
寻问题
在讲座中,黄老师向广大教师指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碰到的主要问题:
1.实验太“旧”
好多演示实验由于使用时间太长,仪器破烂不堪,更因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好多实验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例如九上第三章气体对外做功和外界对气体做功实验,在教师按课本实验演示时,学生根本看不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我们在实验中加入一支传感器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
2.实验太“长”
好多演示实验做起来时间太长,如“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这节课,松香的熔化与海波的熔化,结果到课上完,两个实验也没有做完,更没有得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结论,由于实验太“长”,整个课堂严重超时。
3.实验太“散”
“散”是指现象不明显,如在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现象不明显,加热时也没有看到红色变成紫色。又如在上电路短路这内容时,短路现象不明显,实验现象不明显会使学生产生半信半疑的结果。
4.实验太“难”
好多演示实验做起来时间太长,如“固体的熔化与凝固”这节课,松香的熔化与海波的熔化,结果到课上完,两个实验也没有做完,更没有得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结论,由于实验太“长”,整个课堂严重超时。
究方法
黄老师对老师们说,要想改进实验,首先要做到高见度,什么是高见度呢?
核心概念的界定“高见度”的概念界定:
所谓高见度是指实验可见度高,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时间简短,实验操作简单,实验步骤精练,实验装置简化,实验结论明确,实验数据明了。
具体指向四个方面的切入点:
①从定性变定量:像指向问题1中,固体熔化时把普通温度计改成是传感温度计,特别在做气体内能变化实验时,加入传感温度计,使实验从定性转化为定量,从而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②从长时间到短时间:像水沸腾实验中,把教材中的烧杯改成是大试管,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实验时间。
③从小现象到大现象:即放大法,像短路演示实验,大多数学生看不到路的现象及危害。甚至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现象从不明显到明显短路带来的危害,我们通过微创新的制作,用放大法,使学生明白。
④从单一变量到多重变量:书本上好多实验用的是单变量,但探究时往为变量来设置微创实验。用多重变量,如在研究C02性质实验时,我们可以把水,CO2等都作为变量进行创新实验。
黄老师同时还指导教师们可以根据“五化”的原则来改进实验
①生活化:个性明显成本低廉。
对于创新实验来说,材料的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现象的呈现和结论的得出。怎么来选择创新实验的材料呢?首先应仔细分析此实验需要达到的效果,然后根据效果来找个性明显的材料。
②简约化:简洁明了成功率高
操作越简单,装置越简单,实验成功率也会越高,而越复杂的操作和装置会影响实验的成功率,很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实验简洁明了,不但能节省操作时间,还保障了实验的高成功率。
③生动化:现象有趣有冲击力
有趣的实验现象能大大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的精神状态马上处于兴奋之中,可以使课堂化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冲击力且强视觉冲击的实验能动摇学生的错误前概念,能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更能促使学生深度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④生态化:绿色环保杜绝泄漏
化学药品极易发生爆炸,有的药品本身有毒,有的药品燃烧后有毒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中毒或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这时应该想办法找相应的无毒药品把有毒的药品替换掉,当然还要防止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
⑤定量化:改进实验提高精度
对科学实验进行定量化设计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趋势,如用DIS数字实验来突破书本上的疑难问题等,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DIS设备,电脑等高科技手段把原来定性的实验提高到了定量要求,使得实验结论更有可信度、结论更有说服力。
开元中学地生组全体教师参加此次培训之后,充分认识到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老师们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将会以此次培训武装自己的头脑,在行动上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争取有所精进。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
END
供稿教科室
编辑张开凯
审核戚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