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设备的潜在缺陷所谓潜在缺陷,是指设备存在着人们不能感知的某种缺陷。故障就是由于人们对设备潜在的缺陷不采取任何措施而造成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设备损坏。因此,如果能及时地发现设备潜在的缺陷,并将其修复,就能确保故障为零。对设备的监测不能仅仅局限于明显表现出来的突发故障和重大缺陷。夹杂物、灰尘、磨损、装配不良、松动、伤痕、变形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似乎不会造成故障的缺陷,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而酿成大缺陷,带来突发故障和废次品之类的损失,造成严重后果。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下物理性及心理性潜在缺陷,并学习具体解决措施。(1)物理性的潜在缺陷物理性的潜在缺陷是指尽管设备某些部位存在着缺陷,但由于物理性的方法不能发现,故被搁置一旁的缺陷。例如:☆未分析、未检查,尚不了解的内部缺陷。☆安装位置很差,看不见的缺陷。☆灰尘、污垢等看不见的缺陷。(2)心理性的潜在缺陷心理性的潜在缺陷是指由于与设备有关的人员的认识和技能不足,而不能够发现的缺陷。诸如:☆设备的故障是人为造成的。☆习惯性忽视细小问题。实现故障为零的5项对策1、具备基本条件所谓基本条件,就是指清扫、加油、紧固等。故障是由(设备)劣化引起的,但设备大多数劣化却不具备劣化的基本条件三要素而产生。2、严守使用条件设备或机器在设计时就预先决定了使用条件。根据该使用条件而设计的设备、机器,如果严格达到这些使用条件,就很少产生故障。比如,电压、转速、安装条件及温度等,都是根据机器的特点而决定。3、使设备恢复正常一台设备,即使符合使用条件,也有可能发生劣化、产生故障。因此,使隐患的劣化明显化,使之恢复至正常状态,这就是防故障于未然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应正确地进行检查,进行使设备恢复至正常的预防修理。4、改进设计上的欠缺点有些故障即使是采取了上述3种对策后仍无法去除。而且有时因这些故障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一类设备大多是在设计或制作施工阶段,而产生的技术力量不足或差错等缺点。因此,应认真分析故障,改善这些缺点。5、提高技能所有的对策都要由人来实施,在实现零故障的过程中人是最根本的。首先,每个人都要有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其次,对故障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后,就是要提高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总的来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下面这几方面的工作:正确操作、准备、调整,清扫、加油、紧固等。以上1~4对策,均由相关人员来实施,最成问题的是,即使采取了对策1~4,还会产生操作差错、修理差错等。为防止这类故障,只有靠提高操作人员及保全人员的专业技能来实现。上述5大对策,必须由运转部门和保全部门的相互协作。即在运转部门,要以基本条件的准备、使用条件的恪守、技能的提高为中心。保全部门的实施项目有使用条件的恪守、劣化的复原、缺点的对策、技能的提高等。(文章内容来源:装备保障管理网)
欢迎投稿/优秀稿件录用有礼
温馨提示:
1、本栏目接收粉丝原创投稿,如装备设备领域及相关管理类实用性强的知识文章。
2、投稿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