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发展 >> 看独山子石化如何将ldquo软黄金
一次成功一次失败
茂金属聚乙烯因其产品性能好、附加值高,被誉为塑料中的“软黄金”,是高端聚烯烃市场的“抢手货”。作为公司生产茂金属聚乙烯的主战场,聚烯烃一部全体员工勠力同心勇担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月28日16:08,聚烯烃一部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注入催化剂开工。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在不水解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不同茂金属催化剂体系产品HPRHA到EZPHA的半连续转产。这个被业内称为茂金属聚乙烯生产技术的“天花板”,再次被成功触摸。
年3月、年6月,运行部曾两次与专利商合作进行冷凝态下转产,一次成功一次失败,未形成可复制的成功转产方案。
如何突破茂金属生产技术高地?运行部上下选择了逆风而行,誓从这条布满荆棘的聚烯烃生产战线上拼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转产前,运行部经理乔亮杰、副总工程师张永海、工程师张云龙,带领全密度装置技术团队认真摸索催化剂特性,总结历次生产经验,首次提出采用冷凝态下停止催化剂注入,以床层自然失活的方式代替传统水解失活操作模式;通过分析前期转产数据,制订全新的催化剂注入方案;吸取前期转产失败经验,进一步优化操作。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前后7版技术方案经过反复推敲、研讨,最终形成了由运行部完全主导的全新转产方案。在转产前的技术对接会上,该方案得到了专利商的充分肯定,并安排人员来公司观摩学习转产过程,以完善技术操作手册。
在化工第二控制中心,快速点击鼠标的声音此起彼伏。员工们围拢在电脑屏幕前,拿着本子一丝不苟地记录着。
屏幕上的半连续转产运动轨迹牵动着每位员工的心。能够全程参与茂金属生产,看它怎样从理论走向实践,这个学习机会非常难得,谁都不想错过。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生产茂金属聚乙烯,心情非常激动。由于茂金属聚乙烯生产反应条件、各项参数都很严苛,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张全军师傅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带领内操们一起讨论学习,大家收获很大。在半连续转产过程中,我们仔细记录如何平稳保持反应器压力,如何稳定控制气相组成,如何平稳控制反应温度等等,真是受益匪浅。”前来学习的内操朱妍妍说。
转产过程中,内操们热烈地讨论着在半连续转产时如何区分两个产品的粒料外观。主操李丹丹说:“一个像红细胞,一个像鹅卵石。”其实,一颗茂金属聚乙烯粒料非常小,观察它的外观时,得放在手指尖上凑近了使劲看,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对于追求精益求精的内操们来说,这种分辨必须精准。
按照茂金属聚乙烯EZPHA原始转产方案,转产耗时约68小时。但通过全密度装置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转产仅用了6小时,节省原料和检修等费用万余元,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
不受欢迎的“爆米花”
打开取样按钮,取样,人工检查每一颗粒料的外观、颜色……2月28日17:00,挤压厂房,几名操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聚烯烃一部工艺技术员胡江参与了茂金属聚乙烯生产造粒工段生产全过程。从年运行部实现世界范围首次半连续转产,到如今再次成功转产,胡江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让他提心吊胆的“爆米花”。
由于茂金属聚乙烯物料流动性较差,取样口常常出现外观酷似“爆米花”的粒料。冬季气温低时,这些“爆米花”在出料时如脱水不干净,易造成旋转阀和料仓底部冻结、粒料无法输送等问题,严重影响下游的生产输送。
为了减少“爆米花”的数量,延长挤压机长周期运行时间,技术团队进行了增加添加剂用量配比、调节门开度控制等操作调整,提前进行操作干预。技术团队提前疏通模板膜孔,在仅能一人通过的模板前,个小孔被几名身体健壮的员工围住,大家脱掉棉衣甩开膀子干起来。副总工程师张永海也赶到现场,加入了疏通膜孔的队伍。
3月1日凌晨3:00,挤压机顺利开机。望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粒料,一直默默守候在挤压机前的胡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笑着大声对大家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看,这就是成果!”
从头到脚的紧迫感
此次茂金属聚乙烯转产成功与否,不仅会给上游乙烯装置造成高负荷、高库存压力,还关系到公司高端化产品生产技术能否再次刷新纪录。从运行部领导到班组操作人员,每个人从头发丝到脚底板都散发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转产前,乔亮杰带领全密度技术团队先后制订了两套转产方案。如果转产成功,技术团队可以顺利在几天后在线转产下一个茂金属牌号;如果不成功,可以快速从当前工况做好退守,直接停工检修转产另一个牌号。这样既不耽误转产,也不会造成上游乙烯高库存。
副总工程师张永海和工程师张云龙、苏锋等人连续数天全身心投入两套方案的细化工作中。从转产期间的操作分工到提前安排生产前的培训,事无巨细。操作执行方案和开工投料节点,不知修改了多少遍。
困难越大,动力越足。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终敲定了一版开工投料操作方案和一版应急备用停工转产方案。
3月11日,运行部在圆满完成此次生产任务后又开启了新一轮的转产征程。
此次茂金属聚乙烯转产成功,对运行部强化落实集团公司“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理念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使全体员工对不断突破自我、勇于自我革命的追求更加坚定。运行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创新技术团队的方向更明确,目标也更加清晰了。
聚烯烃一部成功实现连续转产,不仅大大缓解了界区乙烯库存压力,保障了公司后续一系列生产计划的有序推进,更是公司在茂金属生产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是聚烯烃一部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提质增效、低成本发展、文化引领“四大战略举措”,贯彻“国之大者”“企之要情”的具体体现。
茂金属聚乙烯连续转产成功,为装置长周期生产茂金属聚乙烯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高质量发展及产品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务合作|
编辑|朱新文
编审|吴长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