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发展 >> 安全生产专栏特种设备,就在您身边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企业法人安全职责是什么?(1)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2)组织贯彻并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3)任命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4)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重大事项作出决策。4.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职责是什么?(1)组织贯彻并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2)组织实施逐级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3)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职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教育。(5)定期组织开展对单位内部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主持召开安全分析会议。(6)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7)积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8)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立即指挥组织救援,上报有关部门。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职责是什么?(1)宣传、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2)监督和指导本单位依法采购和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装、验收、使用登记、运行、定期检验、保养、维修、改造、停用报废等环节的日常管理。(3)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档案,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设立运行、保养、维修、事故记录。(4)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5)对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应当立即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6)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持证上岗。(7)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8)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9)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上报企业负责人,报告有关部门。6.特种设备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多长时间内办理使用登记?特种设备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使用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可归纳为“三落实、两有证”,正确做好这些工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就有了根本保障。“三落实”的内容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落实定期检验。“两有证”的含义是:特种设备凭使用登记证(合格标志)使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8.特种设备为什么要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是国家对特种设备实施的法定的强制性检验,通过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危及安全的缺陷隐患,防止事故发生,达到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