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2.html

摘要:面对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时代洪流,大庆石化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庆石化将推进业务归核化改革,有序推进专业化重组、同质化整合,实施机关“大部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确保全面公开招聘,持续提升新增用工质量,强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持续控减员工总量,确定企业中长期用工目标,稳步推进用工方式转型;加大富余人员显化,完善内部盘活管理机制,拓宽富余人员安置渠道,做好人力资本运营。同时,企业将突出价值导向,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传导生产经营压力,深化分配改革,构建新的奖金分配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动能,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激发企业人才队伍的创新创效活力,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持续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了企业人才强企工程。

关键词:三项制度改革;专业化重组;人力资源优化;分配制度改革

当前,正值国企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大庆石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和炼化板块工作要求,紧抓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工程,以壮士断腕、猛药去苛的决心真改、实改,使“老国企”焕发“新青春”,年,大庆石化累计加工原油万吨、生产乙烯万吨、聚乙烯万吨、顺丁橡胶17万吨,刷新历史纪录;上市业务利润排名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首位,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企业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

一、大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组织机构精简,组织运行体系持续优化

大庆石化以业务结构优化调整为支撑,以组织机构精简为改革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业务归核化、非主营业务专业化重组整合、机关实施“大部门制”改革等多项措施,组织体系持续优化,机构数量和管理定员编制持续压减。年二三级机构总量压减36个,降幅8.3%,二三级领导职数总量压减92人,降幅6.3%,为下一步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是大力推进业务归核化。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和市场化改革,将剩余市政设施和5个托幼园所由企业移交至地方;将民用物业服务业务托管转直管;完成大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多项业务的移交退出,节省了企业资源,降低了企业负担,企业主业更加突出。

二是有序推进专业化重组、同质化整合。贯彻落实中国石油专业化发展的“四化”治企准则,完成6项辅助业务的专业化重组和同质化整合,涉及二级单位12家,员工余人,共计减少三级机构15个,其中设备维修、供电发电、仪表运维三项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实现人员优化和工器具综合利用,显著提升了生产保障能力和工作效率;物资购储供业务一体化整合,形成物资仓储业务一级管理模式,库存共享率显著提高;食堂餐饮和公务用车两项业务同质化整合,使管理流程更加优化,成本费用大幅降低。

三是实施机关“大部门制”改革。为打破“部门墙”阻碍,精干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效率,全面实施二级单位机关部门“大部门制”改革,推行职能管理综合化,部分二级单位机关仅保留2~3个职能部门;全面核定管理岗位定员,显化富余人员,鼓励机关人员向一线创效岗位流动,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年,二级单位机关部门减少17个,降幅达11.5%,管理人员数量减少16%,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四是稳步推进新型生产(劳动)组织模式实施。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益效率为导向,稳步推进新型生产(劳动)组织模式实施,完成生产统计核算、综合办事业务及相关人员的扁平化集中管理。优选工时制度,年大庆石化已全面完成四班两运转作业形式转换,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持续优化岗位设置,强化一线岗位人员培训,深入推进大工种大岗位区域化系统化操作,具备“两岗通”及以上的一线操作人员占比46%。

二、严把入口提高新增用工质量,畅通出口持续控减员工总量

以精干用工、持续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优化调整高校毕业生引才政策,持续推行公开招聘,严把入口,提升新增用工质量;强化措施减员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市场化退出率,畅通出口,持续控减员工总量。

一是严把入口,确保全面公开招聘,持续提升新增用工质量。除政策性安置外,新增用工计划全部用于引进高校毕业生,毕业生公开招聘率%。为引进高质量优秀人才,科学制定毕业生招聘方案,提供住房、购房补助等优惠政策,通过线上线下多措并举宣传企业形象及招聘政策,录用的优秀毕业生全部用于补充主营业务队伍。

二是畅通出口,强化员工市场化退出,持续控减员工总量。为有效降低员工总量,在员工“能出”上取得突破,通过强化员工管理、向外部输送人才、富余人员离岗等措施,年实现员工总量净减人,降幅5%,完成了员工总量控制指标。通过措施减员人,占总减员人数的24%,员工市场化退出率达2.01%。

积极鼓励特殊工种员工提前退休。加强与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沟通协调,缩短申办时限,精准制定特退病退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贯力度,梳理分析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积极申报,提前做好审核工作,年共办理病退特退余人。

强化员工管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假期管理等基础工作,严控请假时长,量化工作考核指标,通过强化员工日常管理,及时解除违纪违法人员劳动合同,促使不能履行工作职责人员主动离职,年共依法解除劳动合同66人。

积极向中国石油新建炼化企业输送人才。牢固树立人力资源“一盘棋”思想,发挥企业人才培养优势,积极向广东石化等新建企业输送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推进了中国石油人力资源内部优化,实现了地区公司减员与补员双赢,年累计向中国石油其他兄弟单位输送优秀专业人才77人。

积极推进富余人员退出岗位。加大低效非主营业务人员退出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因身体、年龄等原因无法胜任岗位工作的富余人员通过内部退养、离岗歇业等方式退出岗位,年富余人员退出岗位共计人。

三是全面定员,确定中长期用工目标,稳步推进用工方式转型。大庆石化完成目标定员方案的编制工作,确立了企业中长期目标定员。预计年中期目标定员控制在1.5万人以内,年长期目标定员控制在人左右。制定用工方式转型方案,随着员工数量减少,机电仪等生产辅助业务逐步推行第三方用工,餐饮食堂、公务用车等后勤服务业务将逐步完全退出企业,转向市场购买服务。

三、持续人力资源优化盘活,积极做好人力资本经营

随着“三供一业”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装置转型升级,大庆石化产生一定的富余人员。为有效盘活现有用工存量,降低人工成本,多措并举推进富余人员盘活与安置。

一是加大富余人员显化力度。对标中国石油标准和先进炼化企业,推行装置定员和效益、效率定员,发挥薪酬分配的杠杆作用,降低效益效率较低人员收入,充分显化低效业务中的富余人员,累计显化比例20%以上。

二是完善内部盘活管理机制。建立内部人才劳动力共享市场,明确富余人员在劳动力市场待岗期间不同时期的管理方式和待遇。建立通用知识培训题库,提升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转岗积极性。年内部转岗盘活余人,有效缓解了新增产能的用工需求。

三是拓宽富余人员安置渠道。针对部分移交或退出业务从业人员学历和技能水平较低,年龄普遍偏大,难以向炼化主营业务有效转岗的情况,大庆石化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沟通,本着合作互惠的原则,建立地企合作机制,达成了人员输出合作意向。年输出人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年计划持续输出余人。

四是做好人力资本经营。充分发挥大庆石化的人才优势,积极输出人员外闯市场创收创效,年大庆石化通过承揽石油石化企业装置开工指导、工程项目管理等劳务项目,为企业创收余万元。

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突出价值导向,持续完善薪酬分配机制。深化工资总额和人工成本调控机制,每月根据各单位效益完成情况、亏损治理阶段目标达成情况和劳效增减情况,严格进行工效挂钩。将奖金重点向效益贡献大、产出高的单位和岗位倾斜,对指标完成不好、亏损治理目标达成率不高的单位,严格扣减奖金总额,使人工成本、工资总额和利润保持同向联动。建立提质增效专项考核机制,全年兑现奖励近0万元,进一步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盈利单位和亏损单位月人均奖金最大相差3~4倍,二级单位间人均奖金最大相差6~7倍,极大调动了员工创收创效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生产经营压力。紧紧围绕企业全年业绩目标,优化业绩指标考核体系,对效益类指标和能耗、物耗指标实施分档计分管理,通过逐级签订业绩合同的方式严格组织实施,层层传导业绩压力。建立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有机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二级单位经理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将绩效工资的15%作为任期绩效薪酬,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企业中长期激励政策落实落地。

三是深化分配改革,构建新的奖金分配机制。为建立健全按岗位价值、业绩贡献、市场价位决定薪酬的分配政策,大庆石化先后下发了《关于深化调整各单位内部分配机制的指导意见》《未上市经营性企业薪酬分配指导意见》,深度实施全员奖金量化考核,构建了以贡献为主体的员工分配新机制,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并按单位性质不同,指导各单位实行差异化考核。在经营性单位推行奖金与项目挂钩、与销售挂钩、与效益挂钩、与成本挂钩的考核分配新模式,单位内贡献大的员工月奖金可过万元,贡献小的员工月奖金不足百元;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担当作为,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推行任期管理,激发干部干事动能。认真落实中国石油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有关要求,制定《公司任期制管理实施细则》。针对8家经营性企业和所属19家二级单位,分步实施任期制管理,提前完成所属单位%开展任期制的目标。科学制定任期指标和岗位聘任协议,大庆石化共签订契约人,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二是科学精准评价,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大力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制订《公司任期制管理实施细则》《公司所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文件,形成了全链条的约束体系。强化日常监督与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年因履职不到位降档定级12人,评为“不称职”干部1人,占参与考评二级干部的6.95%;由于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履职不到位、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结果较差等原因,对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相应处罚,免职2人、降职1人,岗位调整52人,考核退出管理人员占比为10.15%。

六、推进人才强企工程,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创效活力

一是全面启动人才强企工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围绕人才实力和价值贡献,将人才强企工程与企业“十四五”规划及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战略路径同步谋划,组织制定《大庆石化公司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实施方案》和

施工运行图,科学规划人才强企工程主要量化指标,构建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推进实施“七大人才专项工程”,为推进一流炼化企业建设提供了路径和支撑。

二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积极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引导经营管理人员向专业技术岗位

有序流动。年,新增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由年底的9.16%提升到11.08%,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打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在生产一线持续开展“装置专家”选聘工作,月基础奖金参照所在三级单位正、副职标准考核执行,累计评选“装置专家”55人,专业技术岗位吸引力明显增强,人才流失现象得到缓解。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将考核评价结果强制分布,严格落实考核结果应用,与薪酬收入和岗位调整相挂钩。积极探索推行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紧密围绕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研究制定《大庆石化公司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持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三是严格落实人才管理制度,持续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现有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管理细则、积分晋级、创新创效奖励实施办法等制度基础上,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技能人才管理精细化。强化日常考核,推行考核扣分和聘任否决动态管理机制,年考核扣分13人次,解聘11人;公开年度考核结果,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引入年度考核末位解聘机制,年考核解聘54人,占比6%。加大技能人才考评选聘力度,年考评技师人,高级技师31人,首席技师8人,企业技能专家6人,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作者:

盛开,大庆石化人事处(党委组织部)处长(部长);

邹鹏飞,大庆石化人事处(党委组织部)副处长(副部长);

孙强,大庆石化人事处(党委组织部)副处长(副部长);

李永军,大庆石化人事处(党委组织部)高级主管;

王君海,大庆石化人事处(党委组织部)高级主管。

END

编辑:鲁恒

审核:佟煜辰

声明: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0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