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操作装置 >> 操作装置资源 >> 大庆炼化深入推进人才成长工程人民资
本报讯(记者司丽华)5月14日记者获悉,大庆炼化公司炼油生产二部催化作业区高级主管司伟喜获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大庆炼化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紧贴实际、强化实训、注重实效、落在实处,一线员工队伍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大庆炼化公司共创建劳模工作室12个,技术创新成果余项,创效近0万元。
大庆炼化员工队伍平均年龄在43岁以上,前后线比例失衡,员工接续力量薄弱。为解决这些难题,公司积极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深入推进“人才成长工程”,持续加强培训工作顶层设计,相继出台了《高技能人才管理规定》《员工培训考核机制管理规定》等制度,进一步构建了员工教育培训责任体系,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开展操作技能人员系统化培训工作,培养全员全装置系统化、复合型人才。
目前,公司员工余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2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4人,企业技能专家4人,高级技师41人,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2人。各类技术人才覆盖炼油、化工、电气、仪表等各个岗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
大庆炼化通过开展技能人才技能竞赛,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进行选拔、重点培养,从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出发,将竞赛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确保生产建设主战场在哪里,劳动竞赛就跟进到哪里,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切实提升一线员工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履职能力,提高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水平。“十三五”期间,有人次参加了技能竞赛,有多人在集团公司竞赛中获奖。
这个公司还以“五新五小”创新创效活动为抓手,以班组为单位,持续开展“我为提质增效献计策”员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和“提质增效我先行”班组创新创效岗位实践活动。仅年,就收到“五新五小”合理化建议项,班组创新项目项,实现岗位创效余万元。
为统筹推进劳模先进群体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大庆炼化充分发挥典型激励导向作用,连续3年开展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十佳工匠、十佳岗位明星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年新增了双倒班模范夫妻评选表彰。
大庆炼化按照区域和工种已建立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省级命名的2个。为保证工作室的作用发挥,工会与工作室签订了责任任务书,具体明确6项年度任务目标、2项长期任务目标、8项奖惩责任考核等事项。劳模工作室已成为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熔炉。
员工感悟
全国劳动模范、大庆炼化公司化工生产一部副主任陈志国:
既要通过专家评聘、履职评价等手段,激发各类人才自我加压、素质提升、干事创业、示范引领的内生动力,更要通过生产实践、岗位锻炼和专家带徒等手段,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骨干专家和创新团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
大庆炼化电仪运行中心电仪聚丙烯作业区高级主管王玮琦:
通过不断探索国产化改造,使我们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创效企业可实现节能降耗。只有坚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才是我们炼化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集团公司催化裂化技能专家、炼油生产二部二套ARGG装置操作员王东华:
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抹布也能拧出三滴水”理念,依托劳模工作室平台,凝聚经验智慧,发挥团队优势,主动作为,不断在降成本、增效益、优化操作上下功夫,提升装置的创效能力,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本文来源:中国石油报